[發明專利]往復式真空泵外置潤滑油站旋轉進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03269.9 | 申請日: | 2017-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25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薛建國;劉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亞太工業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39/02 | 分類號: | F04B39/02 |
| 代理公司: | 泰興市致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87 | 代理人: | 孫軍 |
| 地址: | 2254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往復 真空泵 外置 潤滑油 旋轉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往復式真空泵外置潤滑油站旋轉進油裝置,通過軸芯與固定外殼間的相對旋轉,解決了往復式真空泵外置油站進油的動、靜態轉換問題,無潤滑油泄漏,拆裝維護簡便易行,保證了真空泵的長期穩定運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進油裝置,具體涉及往復式真空泵外置潤滑油站旋轉進油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往復式真空泵強制油潤滑進油方式,常采用外置潤滑油站供油型式,可保證連桿大小頭軸瓦、滑道十字頭部件潤滑充分。外置潤滑油站供油管路與旋轉的真空泵曲軸流道對接時,均采用將進油管接到固定在曲軸箱的端蓋上,再通過端蓋和曲軸上對應的油孔進油。這樣由于曲軸徑向上通了油孔,油孔兩端必須采用密封圈進行密封,處于動密封狀態的密封圈極易磨損。又由于油孔附近油壓高,端蓋處的漏油現象就在所難免,造成原料浪費、環境污染,而且拆卸更換密封圈都較麻煩。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往復式真空泵的外置潤滑油站旋轉進油裝置。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往復式真空泵外置潤滑油站旋轉進油裝置,包括真空泵曲軸、外置潤滑油站和轉換接頭,真空泵曲軸內同軸設有潤滑油道;所述轉換接頭包括固定外殼,固定外殼內設有芯軸腔和進油腔,芯軸腔內同軸安裝有空心芯軸,空心芯軸經兩軸承活動支承于芯軸腔內,空心芯軸與固定外殼內壁間設有復合密封件,空心芯軸的頭部伸出固定外殼外側,空心芯軸伸出端與潤滑油道間通過螺紋連接、過盈配合連接或者法蘭連接的方式安裝,空心芯軸的尾部伸入到固定外殼的進油腔內,所述進油腔連接有進油接頭,進油接頭與外置潤滑油站間經管道連接。
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軸芯與固定外殼間的相對旋轉,解決了往復式真空泵外置油站進油的動、靜態轉換問題,無潤滑油泄漏,拆裝維護簡便易行。保證了真空泵的長期穩定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旋轉式進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往復式真空泵外置潤滑油站旋轉進油裝置的實施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述:
如圖所示,往復式真空泵外置潤滑油站旋轉進油裝置,包括真空泵曲軸1、外置潤滑油站2和轉換接頭3,真空泵曲軸1內同軸設有潤滑油道4;所述轉換接頭包括固定外殼31,固定外殼31內設有芯軸腔32和進油腔33,芯軸腔32內同軸安裝有空心芯軸34,空心芯軸34經兩軸承35活動支承于芯軸腔32內,空心芯軸34與固定外殼31內壁間設有復合密封件36,空心芯軸34的頭部伸出固定外殼31外側,空心芯軸34伸出端與潤滑油道4間通過螺紋連接、過盈配合連接或者法蘭連接的方式安裝,空心芯軸34的尾部伸入進油腔33內,所述進油腔33連接有進油接頭37,進油接頭37與外置潤滑油站2間經管道連接。
真空泵曲軸1上安裝有連桿5,連桿5與真空泵曲軸1間設有大頭軸瓦6,潤滑油道4自真空泵曲軸1的端面延伸至真空泵曲軸1與連桿5的連接面處并經一個以上均布的徑向流道延伸至曲軸表面與大頭軸瓦6內壁上的環形油槽聯通,大頭軸瓦6上的環形油槽經連桿內的油道導向連桿另一端的小頭軸瓦7,并與小頭軸瓦7內部上的環形油槽聯通。
潤滑油自外置潤滑油站2進入進油腔33,經芯軸34進入潤滑油道4,再依次進入大頭軸瓦6和小頭軸瓦7實現潤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亞太工業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亞太工業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326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仔豬飼料乳化器
- 下一篇:一種基于空壓機余熱回收的智能供熱水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