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滾筒接收機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20998287.6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434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許良;李志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量子金舟(天津)非織造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H3/02 | 分類號: | D04H3/02;D04H1/7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799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筒 接收機 | ||
1.一種雙滾筒接收機,包括底架(1)、第一滾筒支架(21)、第二滾筒支架(31)、第一滾筒(2)、第二滾筒(3)、吸風系統(tǒng)以及用于驅(qū)動第一滾筒(2)與第二滾筒(3)同步轉(zhuǎn)動的驅(qū)動機構(5);所述第一滾筒(2)與第二滾筒(3)并排設置,所述第一滾筒(2)與第二滾筒(3)之間形成有導料間隙(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設置有垂直于第一滾筒(2)中心軸線的滑動機構(4),所述第一滾筒(2)通過第一滾筒支架(21)滑動連接在底架(1)上,所述滑動機構(4)上螺紋連接有用于驅(qū)動所述第一滾筒(2)滑動從而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二滾筒(3)以調(diào)整所述導料間隙(10)大小的驅(qū)動機構(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滾筒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機構(4)包括位于底架(1)上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滾筒(2)中心軸線的滑軌(41),第一滾筒支架(21)下方設置有與滑軌(41)相適配的滑槽,滑軌(41)嵌合在所述滑槽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滾筒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qū)動機構(5)包括固定連接在底架(1)上的固定座(51),固定座(51)上設置有螺紋套筒(54),螺紋套筒(54)內(nèi)設置有螺紋推桿(52),螺紋推桿(52)一端固定連接在第一滾筒支架(21)底端,通過轉(zhuǎn)動螺紋推桿(52)推動第一滾筒(2)靠近或遠離第二滾筒(3)。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滾筒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推桿(5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轉(zhuǎn)動盤(53),所述轉(zhuǎn)動盤(53)上固定連接有轉(zhuǎn)動把手(531)。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滾筒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下方設置有萬向輪(13),地面上設置有移動軌道(8),所述底架(1)裝置于移動軌道(8)上進行前后滑動。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滾筒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滾筒支架(31)的側(cè)面設置有平行于第一滾筒(2)中心軸線的張緊輥(6),所述第二滾筒支架(31)的兩端設置有升降螺桿(71),所述張緊輥(6)與第二滾筒支架(31)通過升降螺桿(71)相連接,通過升降螺桿(71)的轉(zhuǎn)動實現(xiàn)張緊輥(6)的上下運動從而調(diào)節(jié)纖網(wǎng)的張力。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滾筒接收機,其特征在于:第一滾筒支架(21)與第二滾筒支架(31)之間設置有彈性件,彈性件的一端固定連接在第一滾筒支架(21)上,彈性件的另一端固定連接第二滾筒支架(31)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滾筒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彈簧(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量子金舟(天津)非織造布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量子金舟(天津)非織造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98287.6/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滾筒式接收機
- 下一篇:復合伴生環(huán)保仿鵝絨保暖材料制作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