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電鼠標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87722.5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624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譚一成;鄧玉俊;鄧植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鉅芯集成電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38 | 分類號: | G06F3/038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35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電 鼠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電芯片,具體為一種光電鼠標。
背景技術
光電式傳感器是光電鼠標的核心,光電式傳感器是將光信轉化為電信號的一種傳感器。它的理論基礎是光電效應。光電效應都是利用光電元件受光照后,電特性發生變化。
目前光電鼠標芯片的外圍電路簡單,只需極少的外部器件,并根據不同的應用還可搭配不同的功能模塊,由于該種芯片封裝形式一致,使得芯片抄襲者可以不改動電路板的設計就能輕而易舉地代替電路板的原芯片的封裝片而直接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重新定義了管腳功能及重新排列了管腳順序,進而避免了芯片抄襲者可以不改動電路板的設計就能輕而易舉地代替電路板的原芯片的封裝片而直接使用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光電鼠標,包括封裝殼和對稱排列在所述封裝殼兩側并連接芯片內部電路的八個管腳,所述封裝殼內設有CMOS圖像傳感器、數字信號處理模塊和USB控制器、電源模塊、時鐘管理模塊、滾輪模塊和LED驅動及按鍵模塊,所述電源模塊與USB控制器連接,所述USB控制器分別與時鐘管理模塊、滾輪模塊及數字信號處理模塊連接,所述數字信號處理模塊分別與LED驅動及按鍵模塊、CMOS圖像傳感器連接,所述CMOS圖像傳感器與LED驅動及按鍵模塊連接;
所述第二管腳由封裝殼內部的電源模塊引出,所述第七管腳和第八管腳由封裝殼內部的USB控制器引出,所述第三管腳和第四管腳由封裝殼內部的滾輪模塊引出,所述第一管腳和第五管腳由封裝殼內部的LED驅動及按鍵模塊引出;
所述第一管腳連接于封裝殼內的LED驅動電源電路/中鍵功能輸入電路,所述第二管腳連接于封裝殼內的供電電源,所述第三管腳和第四管腳分別連接封裝殼內的Z軸輸入的B接口、A接口,所述第五管腳連接于封裝殼內的LED控制電路/左鍵和右鍵功能輸入電路,所述第六管腳連接于封裝殼內的系統公共接地端,所述第七管腳和第八管腳分別連接于封裝殼內的USB負極性、正極性接口電路。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管腳至第四管腳設置在芯片的左側且按順序依次自上向下排列,所述的第五管腳至第八管腳設置在芯片的右側且按順序依次自下向上排列。
進一步地,所述供電電源為4.5V~5.5V電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光電鼠標的內部模塊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光電鼠標的管腳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光電鼠標的電路圖。
附圖說明:1-封裝殼,2-第一管腳,3-第二管腳,4-第三管腳,5-第四管腳,6-第五管腳,7-第六管腳,8-第七管腳,9-第八管腳,10-CMOS圖像傳感器、11-數字信號處理模塊、12-USB控制器、13-電源模塊、14-時鐘管理模塊、15-滾輪模塊、16-LED驅動及按鍵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根據附圖1和圖2所示,光電鼠標,包括封裝殼1和對稱排列在所述封裝殼1兩側并連接芯片內部電路的八個管腳,所述封裝殼1內設有CMOS圖像傳感器10、數字信號處理模塊11和USB控制器12、電源模塊13、時鐘管理模塊14、滾輪模塊15和LED驅動及按鍵模塊16,所述電源模塊13與USB控制器12連接,所述USB控制器12分別與時鐘管理模塊14、滾輪模塊15及數字信號處理模塊11連接,所述數字信號處理模塊11分別與LED驅動及按鍵模塊16、CMOS圖像傳感器10連接,所述CMOS圖像傳感器10與LED驅動及按鍵模塊16連接;
所述第二管腳3由封裝殼1內部的電源模塊13引出,所述第七管腳8和第八管腳9由封裝殼1內部的USB控制器12引出,所述第三管腳4和第四管腳5由封裝殼1內部的滾輪模塊15引出,所述第一管腳2和第五管腳6由封裝殼1內部的LED驅動及按鍵模塊16引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鉅芯集成電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鉅芯集成電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877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