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壓烹飪的電飯煲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84923.X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037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朱澤春;金延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8 | 分類號: | A47J2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17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烹飪 電飯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烹飪器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微壓烹飪的電飯煲。
背景技術
電飯煲一般包括鍋體和鍋蓋,鍋體上設有內膽和對內膽加熱的第一加熱元件,鍋蓋包括內蓋,內蓋與內膽密封形成烹飪腔體,內蓋上設有連通外界的排氣孔,電飯煲在烹飪時,烹飪腔體內的壓力與外界大氣壓相同。
利用電飯煲烹飪將米變為飯,主要是對米加入水和熱量之后,發生了稱作“糊化(即淀粉吸水后發生膨脹、溶解)”的化學反應。這樣的糊化進行得不充分的話,也就不能制作美味可口的米飯。由于電飯煲烹飪時,烹飪腔體內的壓力與外界大氣壓相同,因此內膽內水的溫度在達到100℃沸騰之后,就不能進一步上升,使得米飯“糊化”程度有限,烹飪質量得不到進一步的提高,故有待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微壓烹飪的電飯煲,可改善烹飪質量。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微壓烹飪的電飯煲,包括鍋體和鍋蓋,鍋體上設有內膽和對內膽加熱的第一加熱元件,所述鍋體上還設有水容器,所述鍋蓋包括內蓋和蒸汽通道組件,內蓋與內膽密封形成烹飪腔體,內蓋上設有對應蒸汽通道組件的通孔,所述水容器與內膽通過蒸汽通道組件連通,蒸汽通道組件上設有泄壓閥、以及連通外界的泄壓孔,泄壓孔位于水容器的上方,所述烹飪腔體內壓力達到預設壓力值時,泄壓閥與泄壓孔導通泄壓。本實用新型通過泄壓閥控制烹飪腔體內的壓力,在達到預設壓力值時,泄壓閥才導通泄壓,因此可以實現微壓烹飪,從而改善烹飪質量。而且在鍋體上設有水容器,泄壓孔位于水容器上方,水容器既可以回收從蒸汽通道組件過來的蒸汽,泄壓孔處的冷凝水也可以滴落到水容器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預設壓力值為5-45KPA。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鍋體內還設有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泄壓閥的導通。即泄壓閥為電控類元器件,可以通過電控方式控制泄壓閥的導通來實現排氣泄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還包括與控制裝置電連接的測溫裝置,所述測溫裝置用于檢測烹飪腔體的溫度,當測溫裝置檢測到烹飪腔體溫度到達預設溫度值時,反饋給控制裝置使泄壓閥導通。通過測溫裝置檢測到達一定溫度時,來控制泄壓閥導通泄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測溫裝置為設在內膽底部的溫度傳感器或者為設在內蓋上的溫度傳感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還包括與控制裝置電連接的壓力檢測裝置,所述壓力檢測裝置用于檢測烹飪腔體的壓力,當壓力檢測裝置檢測到烹飪腔體壓力到達預設壓力值時,反饋給控制裝置使泄壓閥導通。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壓力檢測裝置為壓力傳感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蒸汽通道組件在與內蓋接觸的一端設有密封圈,密封圈與內蓋過盈配合。通過密封圈來確保蒸汽通道組件與內蓋上的通孔密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電飯煲還設有檢測水容器水位的傳感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水容器的容積為0.3-2L。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水容器為金屬水容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加熱元件為電磁線盤。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電飯煲,通過泄壓閥控制烹飪腔體內的壓力,在達到預設壓力值時,泄壓閥才導通泄壓,因此可以實現微壓烹飪,從而改善烹飪質量。而且在鍋體上設有水容器,泄壓孔位于水容器上方,水容器既可以回收從蒸汽通道組件過來的蒸汽,泄壓孔處的冷凝水也可以滴落到水容器內,水容器可以保持電飯煲的清潔衛生。進一步的,預設壓力值為5-45KPA。即本實用新型的電飯煲,可以控制烹飪腔體內的壓力使其大于標準大氣壓5-45KPA,在烹飪時,烹飪腔體內的溫度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進而可以促進米飯的“糊化”,來改善烹飪質量。
2、本實用新型通過蒸汽通道組件上的泄壓閥來控制烹飪腔體的壓力,結構簡單,容易實現。而且在泄壓閥導通之后,烹飪腔體內的蒸汽可以通過蒸汽通道組件進入到水容器實現回收蒸汽,還可以通過水容器上方的泄壓孔排到外界,由于設有水容器,可以減少排到外界的蒸汽,還能夠回收泄壓孔處的冷凝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九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九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8492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碳硼烷基高氯酸銨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電子開關的接線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