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鏡荷包縫合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81348.8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394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麗萍;馮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麗萍;馮振 |
| 主分類號: | A61B17/12 | 分類號: | A61B17/12;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 地址: | 030012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荷包 縫合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內鏡手術治療中的輔助器具,具體為一種內鏡荷包縫合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內鏡技術的飛速發展,內鏡已從有空就入,逐漸發展到無孔也入的地步。內鏡在無孔也入的過程中,打孔相對比較容易,而閉合組織的過程比較艱難,尤其是在內鏡手術縫合過程中,縫合部位開口過大,需要采用胃鏡軟組織夾和套扎器配合進行“荷包”縫合時,尤顯得更加困難,我們設計的這一內鏡荷包縫合組件就能克服以上困難,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目前,現有套扎環如圖2所示,包括鎖體和套環,鎖體內中部開設有一通孔,套環部分穿過該通孔后形成大環和小環,依靠套環穿過通孔的擠壓摩擦作用來限定大環的大小。
目前,軟組織夾種類較多,結構多樣,其基本結構都由手持部、線管及夾頭部三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操作手持部打開或者閉合夾頭部端頭的夾鉗。
使用時,需要將多個軟組織夾分布于套扎器的套環的大環圓周上。首先,通過內鏡活檢孔道送入套扎環和多個軟組織夾,操作者將套環的大環圓周由多個軟組織夾的夾鉗共同含住,然后依次操作軟組織夾的夾鉗閉合夾緊縫合部位組織,即將套環的大環固定于縫合部位(傷口)的周圍,讓大環套住縫合部位,之后利用內鏡活檢孔道放入置入器,置入器的前端小鉤勾住套環的小環,外拉,此時鎖體抵靠置入器的前端面固定不動,繼續外拉,使得大環逐步縮小收緊,進而將縫合部位收緊結扎,最后置入器脫離套扎器,此時進行手術縫合即可。
由于軟組織夾和套扎環屬于分體組件,醫生在依次操作軟組織夾的夾鉗含住套環的大環時,需要花費一番時間,這對于內鏡手術過程來說,無疑會增加手術時間,提高手術風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內鏡手術中軟組織夾和套扎環現場配合不易操作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內鏡荷包縫合組件。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內鏡荷包縫合組件,包括胃鏡軟組織夾和內鏡套扎環;所述胃鏡軟組織夾包括手持部、線管部和夾頭部;所述內鏡套扎環包括鎖體和套環,所述套環部分穿過鎖體后形成大環和小環;所述胃鏡軟組織夾的夾頭部底部開設一方形通孔;所述內鏡套扎環的套環截面為方形,所述套環的大環穿過夾頭部的方形通孔。
該組件將其中一個胃鏡軟組織夾和內鏡套扎環組合在一起,這樣在醫生實際操作過程中,一個軟組織夾和套扎環首先通過胃鏡活檢孔道送入縫合區域,由于軟組織夾和套扎環的方孔定位配合作用,此時,套扎環已與第一個軟組織夾定位,此后通過內鏡活檢孔道,再送入多個軟組織夾,操作者依次將軟組織夾的夾鉗含住套扎環的大孔,如圖4所示。通過多個軟組織夾的夾鉗部夾緊縫合部位,共同對套扎環定位(即一個軟組織夾通過方孔與套環配合,其它軟組織夾通過夾頭含住套環后夾緊縫合部位周圍組織),將套環的大環固定于傷口的周圍,即大環套住扎合部位,之后利用內鏡活檢孔道放入置入器,置入器的前端小鉤勾住套環的小環,外拉,此時鎖體抵靠置入器的前端面固定不動,繼續外拉,使得大環逐步縮小收緊,進而將縫合部位收緊結扎,最后置入器脫離套扎環,此時進行手術縫合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將一個軟組織夾和套扎環配合構成組件使用,在內鏡手術中,醫生操作簡單,能夠很快地對套扎環在縫合部位進行定位,進而對傷口處進行荷包縫合,能夠有效縮短內鏡手術時間,減輕患者負擔,具體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表示胃鏡軟組織夾的結構示意圖。
圖2表示一實施例內鏡套扎環與軟組織夾的夾頭部配合示意圖。
圖3表示另一實施例內鏡套扎環與軟組織夾的夾頭部配合示意圖。
圖4表示其余軟組織夾的夾頭部夾鉗和套環的大環配合示意圖。
圖中,101-手持部,102-線管部,103-夾頭部,104-方形通孔,1-鎖體,2-套環,11-左側通道,12-右側通道,13-鎖齒,21-鏈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內鏡荷包縫合組件,包括胃鏡軟組織夾和內鏡套扎環。
如圖1所示,所述胃鏡軟組織夾包括手持部101、線管部102和夾頭部103;所述胃鏡軟組織夾的夾頭部103底部開設一方形通孔104。
如圖2所示,所述內鏡套扎環包括套環2和鎖體1;所述套環2部分穿過鎖體1后形成大環和小環,大環用于扎緊縫合部位,小環用于拉動收緊大環。所述內鏡套扎環的套環截面為方形,所述套環的大環穿過軟組織夾的夾頭部的方形通孔。
所述內鏡套扎環的套環采用尼龍繩制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麗萍;馮振,未經劉麗萍;馮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8134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