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濃廢水的處理流水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62670.6 | 申請日: | 2016-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885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胡浩銘;李偉榮;鄺國強;許紅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粵豐廢水處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劉克寬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水 處理 流水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濃廢水的處理流水線。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將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分開處理,不僅處理效率低,而且處理成本高。
此外,廢水處理廠的處理流水線的處理量并不是無限大的,如果酸性廢水或堿性廢水的濃度過高,比如,廢水中的重鉻酸鹽指數為200~500mg/L,則該廢水處理流水線無法將高濃酸性廢水或高濃堿性廢水進行徹底的處理,給廢水處理廠帶來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提供高濃廢水的處理流水線,能同時處理高濃酸性廢水和高濃堿性廢水,提高廢水處理效率并降低廢水處理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高濃廢水的處理流水線,用于同時處理高濃酸性廢水和高濃堿性廢水,所述處理流水線按處理流程依次設有:
稀釋池:用于將高濃堿性廢水與低濃堿性廢水混合成適濃堿性廢水,所述高濃是指重鉻酸鹽指數為200~500mg/L,所述低濃是指重鉻酸鹽指數為0~50mg/L,所述適濃是指重鉻酸鹽指數為50~150mg/L;
混合池:用于先將高濃酸性廢水與低濃酸性廢水混合成適濃酸性廢水后,再將適濃酸性廢水和適濃堿性廢水混合成綜合廢水;
廢水pH值調節池:用于在綜合廢水中加入堿溶液和/或酸溶液,以將綜合廢水調節為中性;
絮凝池:用于在綜合廢水中加入絮凝劑,以使綜合廢水分為污泥層和位于污泥層上的濁水層;
澄清池:用于在綜合廢水中加入澄清劑,以使得濁水層變為清水層;
沉淀池:供清水層靜置用;
排放池:用于將清水層排放出去;
所述處理流水線還包括:
絮凝劑罐:為絮凝池供應絮凝劑;
澄清劑罐:為澄清池供應澄清劑;
酸溶液罐:為廢水pH值調節池供應酸溶液;
堿溶液罐:為廢水pH值調節池供應堿溶液。
其中,所述處理流水線還包括分別與絮凝池和澄清池連通的回流裝置:用于將所述澄清池底部的清水層抽送回絮凝池以進行再次澄清。
其中,所述酸溶液罐還為排放池供應酸溶液且/或所述堿溶液罐還為排放池供應堿溶液,以將排放池中的清水層調節成中性。
其中,所述絮凝劑罐為聚合氯化鋁溶液罐。
其中,所述澄清劑罐為聚丙烯酰胺溶液。
其中,所述酸溶液罐為硫酸溶液罐。
其中,所述堿溶液罐為氫氧化鈉溶液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高濃廢水的處理流水線,首先,設置了稀釋池和混合池,通過稀釋池將高濃酸性廢水稀釋成適濃酸性廢水,通過混合池,先將高濃堿性廢水稀釋成適濃堿性廢水,再將所述適濃酸性廢水和適濃堿性廢水混合成綜合廢水,與現有技術中將高濃酸性廢水和高濃堿性廢水分開處理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同時對高濃酸性廢水和高濃堿性廢水的處理,提高了廢水處理效率,并降低了廢水處理成本;其次,通過設置稀釋池,將高濃堿性廢水和低濃堿性廢水混合成適濃堿性廢水,即將高濃堿性廢水稀釋成適濃堿性廢水,通過混合池,將高濃酸性廢水和低濃酸性廢水混合成適濃酸性廢水,即將高濃堿性廢水稀釋成適濃堿性廢水,由于現有技術中,處理流水線的處理量有限,濃度過大的廢水無法得到徹底凈化處理,本實用新型將高濃酸性廢水和高濃堿性廢水分別稀釋后,能得到徹底的凈化處理;最后,由于廢水在處理過程中本身需要將廢水調節為中性,即本身需要耗費一定量的酸溶液和/或堿溶液,而本實用新型利用廢水本身的酸性和堿性,通過設置混合池,將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混合成綜合廢水,以進行中和,節省了酸溶液和/或堿溶液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高濃廢水的處理流水線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1-蓄堿池、2-提升泵、3-稀釋池、4-蓄酸池、5-混合池、6-廢水pH值調節池、7-絮凝池、8-澄清池、9-回流裝置、10-聚合氯化鋁溶液罐、11-聚丙烯酰胺溶液罐、12-硫酸溶液罐、13-氫氧化鈉溶液罐、14-沉淀池、15-排放池。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粵豐廢水處理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粵豐廢水處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6267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