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插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96135.5 | 申請日: | 2016-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350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世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世杰 |
| 主分類號: | H01R13/66 | 分類號: | H01R13/66;H01R27/00;H01R13/72;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凱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插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庭用電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插板。
背景技術
電插板在人們生活及工作中均極為常用?,F有技術中的電插板一般包括插板本體和電源線,插板本體上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孔位,用電電器經插頭插入孔位中即可通過電插板的電源線接通電路。不同電源線的長度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然而,對于商旅人員,出行時一般會攜帶筆記本、手機、平板或相機等多臺設備,每臺設備均需要對應的充電線來充電。因而一方面出行時易忘記攜帶對應充電線,造成使用不便,另一方面,多條充電線分別與插線板連接時較為雜亂,不易規整。
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決充電線易忘記攜帶造成不能滿足不同設備充電要求等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插板,該電插板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充電線易忘記攜帶造成不能滿足不同設備充電要求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插板,包括電插板本體和電源線,所述電插板本體包括殼體和多條充電線,多條所述充電線的一端均為活動端,且所述充電線包括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的固定部,所述充電線的活動端由所述殼體內伸出且設置有用于與待充電設備連接的插頭,所述殼體內設置有用于將所述電源線輸入的交流電轉換為所述充電線對應輸出的直流電的轉換裝置。
優選地,上述電插板中,所述充電線包括USB線和Typec線。
優選地,上述電插板中,所述電插板本體還包括在所述電源線與外電源接通時進行充電的內置電池。
優選地,上述電插板中,所述電插板本體內設置有存儲硬盤,與所述存儲硬盤連接的設置有數據線,所述數據線的接口一端由所述殼體內穿出。
優選地,上述電插板中,所述電插板本體上還設置有三孔插座。
優選地,上述電插板中,還包括用于收納所述充電線的第一蓋體,所述第一蓋體與所述電插板本體可拆卸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
優選地,上述電插板中,所述充電線的固定端位于所述殼體的一端,所述充電線的長度小于所述殼體的長度,所述殼體的另一端設置有永磁鐵,所述充電線的插頭包括磁性材料部以使所述充電線在所述永磁鐵的吸附作用下被拉直。
優選地,上述電插板中,還包括用于收納所述電源線的第二蓋體,所述第二蓋體與所述電插板本體可拆卸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
優選地,上述電插板中,所述第二蓋體或所述外殼的底面包括永磁鐵,所述電源線上具有磁性吸附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插板包括電插板本體和電源線。其中,電插板本體包括殼體、充電線和轉換裝置。轉換裝置設置于殼體內,用于將電源線輸入的交流電轉換為充電線對應輸出的直流電,充電線的插頭一端由殼體內穿出,進而能夠與待充電設備連接以為其充電。
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插板時,由于電插板通過內置的轉換裝置將電源線輸入的交流電轉換為了充電線對應的直流電,通過將待充電設備與對應充電線連接即可進行充電。也就是電插板本身即具有充電線,且充電線與殼體固定連接,因此出行時僅需攜帶電插板便可滿足多臺充電設備的充電需求,有效避免了遺忘充電線的問題。且電插板殼體伸出的僅為充電線部分,結構整潔,便于收納。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插板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如下:
電插板本體1,第一蓋體2,第二蓋體3,電源線插頭4,充電線5,USB插口6,永磁鐵7。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電插板,使得商旅人員無需攜帶多條充電線即可滿足不同設備的充電要求,便于其出行。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世杰,未經黃世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9613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