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管溝銑挖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83174.1 | 申請日: | 2016-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577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大偉;張世偉;丁英利;苗永青;張西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 |
| 主分類號: | E02F5/02 | 分類號: | E02F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董亞軍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溝銑挖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管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管溝銑挖機。
背景技術
在安裝長輸油管道時,需要先挖掘放置長輸油管道的溝道。而在挖掘溝道的過程中,由于地質結構的不同,溝道所在的區域可能會出現巖石結構的地質,因此需要采用沖擊錘對巖石結構進行破碎操作。
現有技術中,在發現溝道所在的區域存在巖石結構時,則需要采用沖擊錘對巖石進行沖擊,經過較長時間的沖擊后,溝道所在區域的巖石破碎,再采用挖掘機對破碎的巖石進行挖掘,從而完成對長輸油管道的溝道的挖掘。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由于需要通過沖擊錘對巖石進行破碎,而采用沖擊錘進行破碎花費的時間較長,造成挖掘溝道的效率過低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管溝銑挖機。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管溝銑挖機,所述管溝銑挖機包括:馬達、減速機、至少一個滾筒和第一連接裝置;
所述第一連接裝置分別與所述馬達和所述減速機連接,所述馬達的輸出軸與所述減速機的輸入軸連接,所述減速機與所述至少一個滾筒連接;
所述至少一個滾筒的外表面均設置有截齒;
所述馬達正常工作時,所述馬達的輸出軸帶動所述減速機的輸入軸轉動,所述減速機的輸入軸帶動所述至少一個滾筒轉動。
可選的,所述管溝銑挖機還包括至少一個齒輪和至少一個軸,所述至少一個齒輪的數目和所述至少一個軸的數目相同;
所述至少一個軸依次排布在所述馬達的輸出軸和所述減速機的輸入軸之間,每個齒輪套接在一個軸上;
每個齒輪與相鄰的兩個齒輪嚙合,
或者,每個齒輪與所述馬達的輸出軸連接并與相鄰的一個齒輪嚙合,
或者,每個齒輪與所述減速機的輸入軸連接并與相鄰的一個齒輪嚙合。
可選的,所述管溝銑挖機還包括花鍵;
所述馬達的輸出軸與所述至少一個軸中的一個軸通過花鍵連接;
所述減速機的輸入軸與所述至少一個軸中的一個軸通過花鍵連接。
可選的,所述管溝銑挖機還包括密封圈;
所述至少一個軸中每個軸的兩端分別套接有一個密封圈。
可選的,所述管溝銑挖機還包括油封;
所述至少一個軸的兩端分別套接有一個油封。
可選的,所述管溝銑挖機還包括端蓋和法蘭;
所述至少一個軸中每個軸通過所述端蓋或者所述法蘭與所述第一連接裝置連接。
可選的,所述管溝銑挖機還包括第二連接裝置;
所述第二連接裝置與所述第一連接裝置連接,用于將所述管溝銑挖機連接至挖掘機的機械臂。
可選的,所述第一連接裝置是由多個桿狀結構組成的支撐架,所述馬達和所述減速機均設置在所述支撐架上。
可選的,所述第二連接裝置為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與所述第一連接裝置連接,所述殼體外部與挖掘機的機械臂連接。
可選的,所述管溝銑挖機包括兩個滾筒、四個軸和四個齒輪;
所述四個齒輪分別套接在所述四個軸上,所述兩個滾筒均與所述減速機連接,所述兩個滾筒對稱設置在所述減速機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管溝銑挖機,通過設置馬達、減速機、至少一個滾筒和第一連接裝置,并將減速機與至少一個滾筒連接,再將馬達的輸出軸與減速機的輸入軸連接,而且第一連接裝置分別與馬達和減速機連接,至少一個滾筒的外表面均設置有截齒。當馬達正常工作時,可以通過馬達的輸出軸可帶動減速機的輸入軸轉動,減速機則可以帶動至少一個滾筒轉動,使得滾筒外表面的截齒對巖石進行破碎,避免了采用沖擊錘進行破碎需要花費較多時間的問題,減少了破碎巖石所需要的時間,提高了挖掘放置長輸油管道的溝道的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管溝銑挖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管溝銑挖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管溝銑挖機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831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鐵路抑塵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新型系桿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