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撲翼機用的翅膀及具有該翅膀的人力撲翼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05975.6 | 申請日: | 2016-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254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家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家猛 |
| 主分類號: | B64C33/02 | 分類號: | B64C3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湯財寶 |
| 地址: | 10009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撲翼機用 翅膀 具有 人力 撲翼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飛行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撲翼機用的翅膀及具有該翅膀的人力撲翼機。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人們都渴望能像鳥一樣有對翅膀進行自由的飛翔,于是各種飛行器應運而生。其中固定翼飛機、旋翼機早已獲得了成功,并應用于人們的生活中。然而,撲翼飛行被認為是效率更高的飛行方式,而大自然中幾乎所有飛行生物都采用撲翼式飛行似乎也印證了這點。但是,人們研究了這么多年撲翼機,卻一直沒有真正實現。
撲翼機是指機翼能像鳥和昆蟲翅膀那樣上下撲動的重于空氣的航空器,又稱振翼機。撲動的機翼不僅產生升力,還產生向前的推動力。目前,現有的撲翼機為了保證足夠的提升力,通常離不開機械動力的輔助;極個別純人工動力的飛行,雖也有了起飛,可又因機翼超大笨重,加上人體體能極限,終也不堪重負。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撲翼機用的翅膀及具有該翅膀的人力撲翼機,體小量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為撲翼機的升空提供足夠大的推動力,使撲翼機實現撲翼式飛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撲翼機用的翅膀,包括支架組件和機翼艙,所述支架組件設置于機翼艙的內部,以帶動所述機翼艙上下來回撲動;所述機翼艙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有進氣孔和排氣孔,所述進氣孔的直徑大于排氣孔的直徑。
進一步的,還包括多個涵道風扇,多個所述涵道風扇固定于支架組件上,且貫穿所述機翼艙的正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一面;每個所述涵道風扇之間均通過支架組件連接。
進一步的,多個所述涵道風扇沿機翼艙的長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呈直線均勻分布。
進一步的,各個所述涵道風扇的出風口所對的機翼艙上分別均勻的設有多個進風孔。
進一步的,所述涵道風扇包括風扇軸和連接線,所述風扇軸上設有回力裝置,所述連接線與風扇軸連接,以拉動所述風扇軸使其轉動。
進一步的,還包括多個浮力袋,多個所述浮力袋分別固定于支架組件上。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組件包括支撐主桿、機艙架和操縱線索,所述支撐主桿用于帶動機翼艙上下來回撲動,所述機艙架成桁架結構布設于支撐主桿的周圍;所述操縱線索通過拉鎖環沿支撐主桿的長度方向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組件還包括支撐副桿,所述支撐主桿和支撐副桿的一端固定連接,另一端順次通過多個拉力簧連接。
進一步的,該翅膀的材質為輕型結構材料,所述輕型結構材料包括塑料、木材或金屬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人力撲翼機,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如上所述的撲翼機用的翅膀,兩個所述翅膀之間通過背帶包可拆卸的連接。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撲翼機用的翅膀包括支架組件和機翼艙,支架組件設置于機翼艙的內部,以帶動機翼艙上下來回撲動;機翼艙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有進氣孔和排氣孔,進氣孔的直徑大于排氣孔的直徑。該撲翼機用的翅膀及具有該翅膀的人力撲翼機具有體小量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點,在機翼艙上下來回撲動時,機翼艙的正面和背面的內外空氣分別形成的空氣對流之間具有壓力差,從而為該翅膀提供足夠的提升力,當使用者在原地或助跑中操縱該人力撲翼機的翅膀上下撲動時,由空氣對流形成的壓力差產生的提升力與阻力差產生的提升力相結合,使得該人力撲翼機能利用足夠的提升力帶動使用者升空,從而實現人力撲翼式飛行;并且,該翅膀與背帶包之間、以及翅膀的各組件之間均為可拆卸式連接,因此可以便于快速組裝和拆卸,以便于攜帶和運輸;此外,該撲翼機用的翅膀及具有該翅膀的人力撲翼機的制造成本較低,經濟實惠,適用于不同人群,是一種可作為出行工具或運動娛樂使用的飛行棋,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人工撲翼機的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人工撲翼機的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撲翼機用的翅膀的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撲翼機用的翅膀的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涵道風扇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架體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支撐主桿的分拆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支撐主桿的組裝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家猛,未經劉家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059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植保無人機尾螺距控制結構
- 下一篇:一種新型水上救人無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