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路、光伏逆變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20717177.8 | 申請日: | 2016-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421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聶新明;田亞平;陳志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211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路 光伏逆變 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光伏逆變領域,具體涉及電路、光伏逆變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隨著化石燃料的過度使用,人們對于新能源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太陽能發(fā)電是新能源產(chǎn)業(yè)中的重要一環(huán), 現(xiàn)階段的光伏產(chǎn)業(yè)正逐步從大規(guī)模集中發(fā)電向分布式發(fā)電發(fā)展。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作為整個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中的核心組件,但其體積、安全性、使用壽命、造價問題阻礙了光伏系統(tǒng)的進程。
發(fā)明內(nèi)容
為解決技術背景中敘述的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電路、光伏逆變系統(tǒng)。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技術內(nèi)容。
1、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單片機、變壓模塊、LED燈珠、濾波電容(C6)、IR2113芯片、HCPL2631芯片、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正電源點(A+15V)、地點(AGND)、負電源點(A-15V)、第一輸出節(jié)點(P1)、第二輸出節(jié)點(P2)、第三輸出節(jié)點(P3)、第一驅(qū)動節(jié)點(P2 M2A)、第二驅(qū)動節(jié)點(P2 M2B)、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第一運放(U11)、第二運放(U12)、第三運放(U13)、第十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 、第十三電阻(R13)、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一電容(C11)、第十二電容(C12)、第十三電容(C13)、第十四電容(C14)、第十五電容(C15)、第十一穩(wěn)壓管(D11)、參考輸入節(jié)點(REF)、采樣輸入節(jié)點(V);
變壓模塊的具有輸入端、輸出端、接地端,變壓模塊的輸入端與正電源點(A+15V)相連,變壓模塊的輸出端與單片機的電源腳相連,變壓模塊為單片機供電;
單片機的接地腳與地點(AGND)相連;單片機的接地腳與地點(AGND)相連;單片機具有一個ADC采樣腳;
LED燈珠的正極與單片機的一個IO腳相連,LED燈珠的負極與地點(AGND)相連;
單片機的由兩個IO腳分別獨立地與第一驅(qū)動節(jié)點(P2 M2A)、第二驅(qū)動節(jié)點(P2 M2B)相連;
第一驅(qū)動節(jié)點(P2 M2A)與HCPL2631芯片的第1腳相連;
第二驅(qū)動節(jié)點(P2 M2B)與HCPL2631芯片的第4腳相連
HCPL2631芯片的第3腳與HCPL2631芯片的第2腳相連;
HCPL2631芯片的第8腳與正電源點(A+15V)相連;
HCPL2631芯片的第5腳與地點(AGND)相連;
第六電阻(R6)的一端與正電源點(A+15V)相連,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與HCPL2631芯片的第7腳相連;
HCPL2631芯片的第5腳與地點(AGND)相連;
第七電阻(R7)的一端與正電源點(A+15V)相連,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與HCPL2631芯片的第6腳相連;
IR2113芯片的第12腳與HCPL2631芯片的第7腳相連;
IR2113芯片的第14腳與HCPL2631芯片的第6腳相連;
IR2113芯片的第15腳與地點(AGND)相連;
IR2113芯片的第11腳與正電源點(A+15V)相連;
IR2113芯片的第3腳與正電源點(A+15V)相連;
IR2113芯片的第2腳與地點(AGND)相連;
第一電阻(R1)的一端與第一輸出節(jié)點(P1)相連,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與IR2113芯片的第8腳相連;
第二電阻(R2)的一端與第一輸出節(jié)點(P1)相連,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與第一二極管(D1)的正極相連;
第三電阻(R3)的一端與第二輸出節(jié)點(P2)相連,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與IR2113芯片的第6腳相連;
第四電阻(R4)的一端與第三輸出節(jié)點(P3)相連,第四電阻的另一端與IR2113芯片的第1腳相連;
第五電阻(R5)的一端與第三輸出節(jié)點(P3)相連,第五電阻的另一端與IR2113芯片的第1腳相連;
第一電容(C1)為極性電容,第一電容(C1)的正極與IR2113芯片的第7腳相連,第一電容(C1)的負極與IR2113芯片的第6腳相連;
第一電容(C1)的一端與IR2113芯片的第7腳相連,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與IR2113芯片的第6腳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師范大學,未經(jīng)江蘇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17177.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