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型橈動脈壓迫止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649330.8 | 申請日: | 2016-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283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晟;薛新穎;王華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135 | 分類號: | A61B17/1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03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型 橈動脈 壓迫 止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型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智能型橈動脈壓迫止血裝置。
背景技術
橈動脈穿刺技術作為一項常規醫療技術及護理操作,廣泛應用于目前的醫療活動中。盡管該技術具備諸多優點,但穿刺后止血一直是困擾廣大醫護人員的一大難題。理想的術后止血處理應長時、持續、壓力遞減式壓迫止血,處理不當易引起多種并發癥,止血不足會導致局部大量動脈性出血或皮下血腫,增加患者心理負擔和生理痛苦,止血過度則可能導致手部血液循環障礙,橈動脈閉塞,甚至手部缺血性壞死。
傳統的橈動脈穿刺術后止血處理常由醫護人員對穿刺點行手工壓迫,繼之以敷料和繃帶行局部加壓包扎以維持對穿刺點的壓力達止血目的。該方法須醫護人員密切觀察局部情況,對行醫經驗依賴程度高,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和醫療成本,而加壓包扎的方式難以實現靈活的減壓處理,增加了并發癥風險。
近年來,伴隨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的蓬勃發展,橈動脈穿刺技術的應用愈加頻繁,其并發癥風險也愈加凸顯。新近出現的大批新型橈動脈壓迫止血裝置極大的改善了這一狀況,主要包括機械螺旋壓迫及氣囊充氣壓迫方式。但此類裝置仍存在諸多缺陷:1)壓力控制精度較低,無法做到精確量化,仍須依賴醫護人員的長期使用經驗才能達到理想的調控效果,尤以機械螺旋壓迫最為明顯;2)壓迫面積過大,壓迫點不準確,導致非穿刺血管受壓,尤以氣囊充氣壓迫最為明顯;3)無法實現自動化壓力遞減,仍須醫護人員反復床旁人工減壓操作;4)未實現智能化或智能化程度極低。
綜上所述,目前亟待一種智能型橈動脈壓迫止血裝置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型橈動脈壓迫止血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型橈動脈壓迫止血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執行層、驅動層、控制層和終端,所述執行層包括按壓執行機構,所述驅動層包括氣動系統,所述控制層包括控制器,所述終端包括人機交互裝置。
優選的,所述按壓執行機構包括佩戴部和氣動按壓部,佩戴部主要由安裝板和收緊繃帶兩部分組成,所述收緊繃帶的端口設置收緊繃帶末端,且收緊繃帶末端設置粘扣用于收緊后粘接固定,所述氣動按壓部可選的設置為氣缸按壓裝置或氣囊按壓裝置。
優選的,所述氣缸按壓裝置以微型氣缸作為執行部件,所述微型氣缸設置于安裝板上方,所述安裝板下方左側配置硅橡膠支撐塊作為輔助支撐部件,所述微型氣缸下接置于安裝板下方的壓迫板,且壓迫板下側連接粘扣,該粘扣粘貼相配套大小的止血敷料。
優選的,所述氣囊按壓裝置配備1個按壓氣囊和1個支撐氣囊,所述按壓氣囊設置于安裝板下方,按壓氣囊底部粘貼壓迫板,所述壓迫板下側設置粘扣,該粘扣粘貼相配套大小的止血敷料;所述支撐氣囊固定于佩戴部的安裝板下方左側,用于撐緊安裝板。
優選的,所述氣動系統與微型氣缸或按壓氣囊連接,主要用于給微型氣缸或按壓氣囊充放氣,氣動系統的組成主要包括:微型隔膜氣泵、氣動閥、壓力傳感器、氣管、泄壓閥組成,所述氣動系統能根據程序控制自動調整氣壓,實現定時調壓功能。
優選的,所述控制器主要由以下部件組成:嵌入式微控制器、顯示部分、按鍵、電源、BLE4.0通信接口、模擬量輸入、開關量輸出、定時器,顯示部分、按鍵、電源、BLE4.0通信接口、模擬量輸入、開關量輸出和定時器均與嵌入式微控制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人機交互裝置可以是移動設備APP,例如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APP。
更具體的,所述依次連接是指執行層與驅動層通過氣動信號和氣體通路相連接,驅動層和控制層之間通過電信號相連接,控制層和終端之間通過無線信號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實用新型在功能上除了實現安全、精準、自動的按壓止血外,還增加了間歇減壓、參數設置、顯示、定時、監測、報警、軟件應用等功能,實現了可預置、可讀取、自控制、可報警的智能化標準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總體系統架構圖;
圖2是佩戴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是按壓執行機構氣缸按壓方式示意圖;
圖4是按壓執行機構氣囊按壓方式示意圖;
圖5是控制器結構圖。
圖中:1安裝板、2收緊繃帶、3收緊繃帶末端、4硅橡膠支撐塊、5微型氣缸、6嵌入式微控制器、7BLE4.0通信接口、8支撐氣囊、9壓力傳感器、10按壓氣囊、11壓迫板、12粘扣。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未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6493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