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客車橫梁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348588.4 | 申請日: | 2016-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691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熊成林;朱錦;嚴偉;汪儉;胡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08 | 分類號: | B62D21/08;B62D23/00;B62D3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梁美珠,金凱 |
| 地址: | 23005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客車 橫梁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客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客車橫梁總成。
背景技術
由于具有結構強度、被動安全性好等特點,全承載客車在現有的高端大型客車上已被廣泛采用。由于全承載客車骨架是一種整體桁架式閉環結構,其主體是由大量的小矩形管焊接而成,因此,全承載客車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存在焊接勞動強度高、工作量大、焊接精度等需要各種工裝保證的難題。
在一輛全承載客車五大片骨架中,底架焊接難度最大、結構也最為復雜。底架主要是有由從前往后依次排列的橫梁總成通過縱向連接梁總成連接在一起組成整個底架,而每個橫梁總成的焊接精度決定了整個底架的質量,特別是第八橫梁總成其涉及到后懸后減震器及后懸后氣囊的安裝連接,因此第八橫梁總成對精度的要求尤其高,每一個后懸后截面梁的焊接都需要高精度的工裝保證。然而由于客車車型的多樣化,配備相同后懸掛的客車其底架也不同,進而導致后懸后截面梁也不同,因此就需要不同的高精度的工裝來保證焊接精度,備料也較困難。假設有兩輛不同長度但配備了相同后懸掛的客車,由于兩輛客車的長度或需要滿足的路況不同,且二者的離地間隙的設計也不同,因此,兩輛客車氣囊的高度相對與車架的位置也不同,此時需要設計兩種不同的第八橫梁總成。同時,不同高度的底架更是會導致需要設計更多的第八橫梁總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客車橫梁總成,該客車橫梁總成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具有通用性強、結構強度高等特點,適于批量和規模化生產及備件,能夠有效縮短生產周期、降低勞動強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客車橫梁總成,包括前截面梁總成、對稱設置在前截面梁總成中段左右兩端后側的左連接縱梁總成與右連接縱梁總成、以及對稱設置在前截面梁總成左右兩端后側的左后氣囊支架總成與右后氣囊支架總成。
進一步的,所述前截面梁總成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橫梁與第一下橫梁、依次垂直連接在第一上橫梁中段與第一下橫梁中段之間的第一立柱與第二立柱、設置在第一立柱與第二立柱之間的X型加強梁、設置在第一立柱與第一上橫梁連接處和第一下橫梁左端之間的第一加強斜撐以及設置在第二立柱與第一上橫梁連接處和第一下橫梁右端之間的第二加強斜撐;所述第一立柱與第二立柱、第一加強斜撐與第二加強斜撐均為對稱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X型加強梁包括交叉設置的第一加強梁和第二加強梁;所述第一加強梁的上端連接在第一立柱與第一上橫梁的連接處上,下端連接在第二立柱與第一下橫梁的連接處上;所述第二加強梁的上端連接在第二立柱與第一上橫梁的連接處上,下端連接在第一立柱與第一下橫梁的連接處上。
進一步的,所述左連接縱梁總成與右連接縱梁總成之間連接有第三加強橫梁。
進一步的,所述左連接縱梁總成和右連接縱梁總成的結構相同,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上橫梁與第二下橫梁、連接在第二上橫梁后端與第二下橫梁后端之間的縱向立柱以及連接在第二上橫梁后端與第二下橫梁后端之間的第三加強斜撐。
進一步的,所述左后氣囊支架總成和右后氣囊支架總成的結構相同,均包括由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組成的L型彎梁、依次設置在L型彎梁內側的第一加強橫梁與第二加強橫梁、設置在第一加強橫梁與第一連接部之間的減震器支架板以及設置在第一加強橫梁與第二加強橫梁下方的氣囊支架板。
進一步的,所述減震器支架板的頂部與第一加強橫梁及第一連接部的頂部平齊,且減震器支架板上開設有減震器安裝孔。
進一步的,所述氣囊支架板上開設有氣囊安裝孔。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由于無論客車底架的結構形式如何多樣,氣囊和減震器之間的相對位置是不會變的,因此,本實用新型利用該特點將部分提煉出來設計成一個新的通用化的橫梁總成,其可以適用于配備用相同后懸掛的底架,從而降低全承載客車底架的焊接難度,提高全承載客車底架的裝配精度,且適于批量備料。本實用新型具有通用性強、結構強度高等特點,適于批量和規模化生產及備件,能夠有效縮短生產周期、降低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與車身骨架的連接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是前截面梁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左后氣囊支架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左連接縱梁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34858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雙USB車載充電器
- 下一篇:一種粘片吸嘴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