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排風口和逃生口聯合布置的綜合管廊節點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26021.5 | 申請日: | 2016-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297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徐飛飛;汪勝;王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20001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口 逃生 聯合 布置 綜合 節點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綜合管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排風口和逃生口聯合布置的綜合管廊節點結構。
背景技術
城市道路作為都市的骨架,不僅擔負著繁重的地面交通負荷,同時還是城市各種市政公用事業管線的地下通道,合理高效地開發利用城市道路下部空間,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的重視。2013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發〔2013〕36號),首次提出計劃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全面啟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2015年7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更是將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提升到新的高度。
為了滿足地下綜合管廊的通風、管線安裝、管線進出、人員進出、安全等要求,需要在綜合管廊設置不同的節點,如進風口、排風口、吊裝口、逃生口、管線分支口等?!冻鞘芯C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中對于各個節點的布置間距提出了具體要求:(1)進風口和排風口的間距由通風分區的長度確定,一般通風分區與防火分區一致,為200m,則進風口和排風口間距為200m;(2)吊裝口的間距不大于400m;(3)不含以蒸汽介質的熱力管時,逃生口的間距不大于200m;(4)管線分支口的間距一般由地塊接口和管廊平面布置有關,一般200m的綜合管廊至少布置1處管線分支口。目前國內大多綜合管廊的設計將各個節點單獨設置,故為了滿足以上規范的要求,則會導致每200m的綜合管廊需要設置5個及以上的節點,不僅給綜合管廊的平面布置帶來困難,而且帶來了工程量和工程投資的增加。
地下綜合管廊屬于地下工程,為了發揮綜合管廊的規?;?,不能僅僅建設1-2km的綜合管廊、或者是僅在一條路上建設。但是綜合管廊投資較大,每公里造價約為5000萬元-10000萬元,而管廊項目的年度投資有限,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投資建設管廊是目前管廊建設中的重點,也是難點。而在綜合管廊的方案中,橫斷面、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的優化空間有限,節點布置具有較大的優化空間,但是目前國內綜合管廊設計時都未對該問題加以重視。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排風口和逃生口聯合布置的綜合管廊節點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排風口和逃生口聯合布置的綜合管廊節點結構,結構設計合理,優化布置空間,降低施工難度、減小工程投資,便于管道安裝、運行管理,實用性強,易于推廣使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排風口和逃生口聯合布置的綜合管廊節點結構,包括頂層、中間層、地下綜合管廊、第一排風口、第二排風口、第三排風口、第四進風口和逃生口;頂層下方設置有中間層,中間層下方設置有地下綜合管廊,中間層的底板上設置有第一排風口、第二排風口、第三排風口、第四進風口和逃生口,地下綜合管廊中安裝有防火門,防火門常閉,第一排風口、第二排風口位于防火門的一側,第三排風口、第四進風口位于防火門的另一側。
作為優選,所述的頂層伸出地面設置,頂層上安裝有可拆卸的排風百葉,逃生口設置在頂層的出口正下方,逃生口與下方的地下綜合管廊、上方的出口之間分別安裝有第一爬梯、第二爬梯,通過第一爬梯、第二爬梯可以由逃生口逃出地面。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排風口、第二排風口、第三排風口、第四進風口處均安裝有排風管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兩個節點的功能于一體,能滿足管廊的通風分區排風和人員緊急逃生的要求,節點的布置能通過減少節點數量、減少管廊伸出地面的出口,達到降低工程投資的目的,同時還能改善景觀效果、便于施工,易于管理運行。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間層的平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頂層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3,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排風口和逃生口聯合布置的綜合管廊節點結構,包括頂層1、中間層2、地下綜合管廊3、第一排風口4、第二排風口5、第三排風口6、第四進風口7和逃生口8,頂層1下方設置有中間層2,中間層2下方設置有地下綜合管廊3,中間層2的底板上設置有第一排風口4、第二排風口5、第三排風口6、第四進風口7和逃生口8,地下綜合管廊3中安裝有防火門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未經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260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