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低成本芯片背部硅通孔互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21427.4 | 申請日: | 2016-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352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于大全;鄒益朝;王曄曄;肖智軼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天科技(昆山)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522 | 分類號: | H01L23/522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專利事務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段新穎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成本 芯片 背部 硅通孔 互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半導體封裝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低 成本芯片背部硅通孔互連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物聯網,智能移動終端小型化、多功能化的需求,、 三維集成,特別是基于硅通孔(TSV)的晶圓級封裝技術扮演 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國專利201520550505.5提出一種硅通孔互連結構,包 括硅基體和若干個硅通孔,所述硅基體的上面設置半導體工藝 層,所述硅通孔上下貫穿硅基體,并填充金屬形成金屬柱,所 述金屬柱與半導體工藝層形成電氣連通,所述金屬柱與硅通孔 的內壁之間設置鈍化層I,在金屬柱和鈍化層的的下表面設置 金屬塊,金屬塊將硅通孔完全覆蓋,在金屬塊周圍和硅基體的 下表面覆蓋鈍化層II,并設置金屬塊開口露出金屬塊的下表 面,在鈍化層II上選擇性的重布線金屬層,并在再布線金屬 層的表面覆蓋保護層,開設保護層開口,該方案能夠很好的解 決之前將金屬柱露出采用化學-機械拋光造成的漏電問題,同 時提高了封裝的可靠性。但是該工藝復雜,成本高,對于不是 金屬柱的結構不再適用。
中國專利201210570600.2公開了一種基于化學鍍鎳合金 的通孔填充方法及其應用,首先在基體上制備通孔,然后在通 孔的側壁表面上直接或間接地通過化學鍍的方法制備化學鍍 鎳合金層,再以化學鍍鎳合金層作為種子層進行電鍍填充。本 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通過化學鍍鎳合金作為通孔的阻擋層和電 鍍的種子層的技術,此技術可以實現阻擋層和種子層的一體 化,可以簡化傳統的工藝流程,大大節省成本;通過化學鍍的 方法,在高深徑比的通孔內可以使鍍膜分布更加均勻,有效避 免離子濺射方法產生的“盲區”,這有利于獲得完整的電鍍填 充效果。該方法用于微電子三維封裝的硅通孔互連技術,或者 用于玻璃或樹脂基體的通孔連接技術,但是該技術中的通孔側 壁也需要化鍍,增加了工藝的難度,可靠性較低。
后通孔(Vialast)技術是硅通孔技術中成本較低的方案。 主要的工藝步驟包括芯片背面減薄,硅刻蝕,硅背面和側壁絕 緣層制備,焊墊介質層開口,金屬填充,植球等工藝。但半導 體工業發展一直在追求保證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后通 孔技術也需要進一步降低成本。
目前,主要通過降低3D縱向疊加的高度,并降低TSV所 需的孔深,為TSV制造技術的應用減少障礙,降低成本。從降 低成本角度看,后通孔(Vialast)技術的深孔物理氣相沉積, 電鍍,背面再布線是主要的成本構成。此外,后通孔(Vialast) 技術形成的硅通孔結構通常是部分填充方式,孔底和焊墊連接 部分較薄,容易造成分層、斷裂等問題,且無介質層填充保護 會導致金屬的氧化,腐蝕以及應力造成的失效。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Vialast硅通孔的深孔物理氣相沉積,電鍍, 背面再布線的成本過高,以及焊墊連接以及孔填充帶來的技術 難題和可靠性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低成本芯片 背部硅通孔互連結構,無需要化鍍硅通孔側壁,并可避免使用 深孔物理氣相沉積及深孔電鍍,具有成本低、工藝簡單和可靠 性高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低成本芯片背部硅通孔互連結構,包括至少一正面帶 有焊墊的芯片,所述芯片背面形成有對應所述焊墊的通孔,所 述通孔的底部開口暴露所述焊墊且尺寸小于所述焊墊的尺寸; 所述芯片背面及所述通孔的側壁上覆蓋有絕緣層;所述通孔的 底部開口暴露的焊墊表面上采用化鍍的方法形成有一定厚度 的金屬層;所述通孔內采用非電鍍的方法填充滿了導電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焊墊的材質是鋁、鋁合金、銅和銅合金中 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焊墊正面部分或全部被無機介質層或有機 聚合物介質層覆蓋,所述焊墊背面邊緣被無機介質層覆蓋。
進一步的,所述絕緣層的材質為二氧化硅、氮化硅、聚合 物絕緣材料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通孔為直孔或斜孔或直孔與斜孔的組合。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層為一層結構或多層結構,每層的材 質為鎳、鎳磷、銀、銅、鈷、金、鈀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層的厚度大于0.2微米。
進一步的,所述通孔內填充的導電材料凸出所述芯片的背 面,形成凸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天科技(昆山)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華天科技(昆山)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214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存儲裝置及其版圖結構
- 下一篇:一種SOT23引線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