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點資源共享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36005.X | 申請日: | 201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95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易風;程路;徐舟;郭天晨;范東東;潘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 地址: | 310016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點 資源共享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熱點資源共享方法及裝置,應用于云緩存網絡中任一緩存系統,方法包括:監控自身服務區域的UE向外網服務器發送的目標資源的獲取請求;在監控到該獲取請求的次數小于等于預設觸發次數時,判斷目標資源在本緩存系統中是否存在;若否則在預先存儲的云緩存網絡中除本緩存系統外的其他各緩存系統的云緩存記錄中查找目標資源是否存在;若在某一其他緩存系統的云緩存記錄中查找到目標資源存在,則向UE發送重定向報文使其向存在目標資源的緩存系統發送獲取目標資源的請求并接收該緩存系統返回的目標資源。本發明能解決現有多個同構緩存系統重復回源、多個異構緩存系統緩存資源無法互相補充且高度重復、及全量緩存資源共享同步不一致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熱點資源共享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常用的緩存控制方法為WebCache緩存系統,該緩存系統通過對運營商出口的上行鏈路進行旁路監控(分光或鏡像),實時監控、分析用戶終端UE發起的下載請求。當UE請求的資源內容已經存儲在本地WebCache緩存系統時(即請求命中),則通過HTTP 302重定向技術引導用戶終端到本地緩存系統下載資源,典型業務交互過程可參考圖1。當UE請求的資源沒有存儲在本地WebCache緩存系統時(請求未命中),外網返回資源給用戶。當用戶訪問相同資源次數達到緩存策略觸發條件后,緩存服務器向外網請求資源,外網服務器返回資源到緩存服務器,緩存服務器完成資源存儲,并把相應的資源記錄同步到平臺數據庫中。當用戶再次請求該資源時,系統通過HTTP 302重定向技術引導終端用戶到本地緩存系統下載資源,業務交互過程可參考圖2。
但是,隨著互聯網業務的迅猛發展,不少省網出口鏈路已經超過了1Tbps,其中上行鏈路的用戶終端的請求數量達到200萬QPS(每秒查詢率)。面對如此龐大的出口帶寬和用戶請求量,如果只建設一套緩存系統,往往存在諸多問題(如緩存文件記錄數量過于龐大,交換機性能無法滿足吞吐量要求,監控服務器數量龐大等)。考慮到緩存內容(尤其視頻內容)下沉和部署的靈活性,通常根據出口鏈路、地市接入分布等情況,運營商在省網內會建立多個緩存系統。多個緩存各自獨立運行,但存在的問題包括:網絡內同構緩存系統之間緩存資源重復,重復回源造成帶寬浪費;網絡內異構緩存系統之間緩存資源無法互相補充,且高度重復;如采用全量緩存資源共享,則存在同步問題,易造成資源不一致等問題;多個緩存系統管理維護困難。
鑒于此,如何解決現有技術中多個同構緩存系統重復回源、多個異構緩存系統之間緩存資源無法互相補充,且高度重復、以及全量緩存資源共享存在同步不一致的問題成為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熱點資源共享方法及裝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多個同構緩存系統重復回源、多個異構緩存系統之間緩存資源無法互相補充,且高度重復、以及全量緩存資源共享存在同步不一致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熱點資源共享方法,應用于云緩存網絡中任一緩存系統,包括:
監控自身服務區域的用戶終端UE向外網服務器發送的目標資源的獲取請求;
在監控到所述獲取請求的次數小于等于預設觸發次數時,判斷所述獲取請求所請求的目標資源在本緩存系統中是否存在;
若所述獲取請求所請求的目標資源在本緩存系統中不存在,則在預先存儲的所述云緩存網絡中除了本緩存系統之外的其他各緩存系統的云緩存記錄中查找所述目標資源是否存在;
若在所述云緩存網絡中除了本緩存系統之外某一緩存系統的云緩存記錄中查找到所述目標資源存在,則向所述UE發送重定向報文,以使所述UE根據所述重定向報文,向存在所述目標資源的緩存系統發送用于獲取所述目標資源的請求并接收該緩存系統返回的所述目標資源;
其中,所述云緩存網絡由為預設范圍內的多個不同區域的UE提供服務的多個獨立的同構或異構的緩存系統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3600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備份數據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動態影像特征加強方法與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