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反向DC/DC控制器的反向升壓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8730.2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57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尹長彬;申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七六四通信導航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156 | 分類號: | H02M3/156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12105 | 代理人: | 王鳳英 |
| 地址: | 30021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反向 dc 控制器 升壓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導航類產品電源,特別涉及便攜式塔康設備的電源單元,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反向DC/DC控制器的反向升壓電路。
背景技術
在各種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中,均需要各種電源為設備提供動力。在電源的研發及生產中,某型號產品需要-80V電壓供電,這就需要提供產生-80V電壓的解決方案。常規的反向升壓電路采用555芯片產生振蕩,控制開關器件(三極管)的導通與截止,后級使用變壓器搭建負極性全波整流電路,其結構復雜,體積偏大,效率較低,輸出電壓精度較低,紋波偏大,致使該升壓電源面臨更新換代。因此,上述問題成為本領域的電源研發人員所要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輸出電壓精度低,效率較低,紋波偏大,維修困難等問題,特別提供一種基于反向DC/DC控制器的反向升壓電路。通過采用成熟的DC/DC電壓轉換控制芯片,實現電壓轉換功能,設計出技術先進、工作穩定、精度高,效率高,紋波小的反向升壓電路,滿足便攜式塔康設備的使用需求。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反向DC/DC控制器的反向升壓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向DC/DC控制器采用型號為LTC3863的 DC/DC電壓轉換控制芯片N2、所述的反向升壓電路包括LTC6900小功率低頻振蕩器N1、P溝道MOSFET管M1和肖特基二極管D1,小功率低頻振蕩器N1的3腳通過電阻R2與小功率低頻振蕩器N1的1腳連接后接+5V電源,小功率低頻振蕩器N1的2腳接地,小功率低頻振蕩器N1的5腳連接至控制芯片N2的1腳,控制芯片N2的2腳、4腳、6腳分別連接電阻R5的一端、電容C6的一端、電阻R6的一端,電阻R6的另一端通過電容C1與電阻R5和電容C6的另一端連接后接地,控制芯片N2的3腳接地;控制芯片N2的9腳通過電容C2連接控制芯片N2的11腳以及電容C8和電容C7的一端后接輸入電壓Vin端,電容C8和電容C7的另一端連接后接地;控制芯片N2的12腳接P溝道MOSFET管M1的柵極,控制芯片N2的11腳通過電阻R1與控制芯片N2的10腳連接后接P溝道MOSFET管M1的漏極,P溝道MOSFET管M1的源極與肖特基二極管D1的負極連接后通過電感L1接地;控制芯片N2的5腳和7腳分別連接電容C5的兩端,然后又分別連接電阻R4的兩端,同時控制芯片N2的7腳又通過電阻R3與續流二極管D1的正極以及電容C3、電容C11、電容C4、電容C9和電容C10的一端連接,連接后作為輸出電壓Vout端,電容C3、電容C11、電容C4、電容C9和電容C10的另一端連接后接地。
本發明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將本設計應用于便攜式塔康設備,為設備中的天線低頻調制單元提供-80V的高壓供電,電路結構簡單,工作穩定,便于維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80V/80mA輸出電路原理圖;
圖2為本發明的-80V/80mA輸出仿真結果曲線圖;
圖3為電阻R1=33.2mΩ,其余器件不變的仿真結果曲線圖;
圖4為電阻R1=16.2mΩ,其余器件不變的仿真結果曲線圖;
圖5為電容C6=0.01μF,其余器件不變的仿真結果曲線圖;
圖6為電容C6=1μF,其余器件不變的仿真結果曲線圖;
圖7為電感L1=10μH,其余器件不變的仿真結果曲線圖;
圖8為電感L1=47μH,其余器件不變的仿真結果曲線圖;
圖9為電容C3=10μF,電容C11=10μF,其余器件不變的仿真結果曲線圖;
圖10為電容C3=47μF、電容C11=47μF,其余器件不變的仿真結果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發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七六四通信導航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七六四通信導航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87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