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列車自動安全防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8430.4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44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潘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建湖金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23/00 | 分類號: | B61L2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周錦全 |
| 地址: | 2247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器 列車 基站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 圖像采集模塊 發送指令 偵測 自動安全防護 障礙物 安全防護平臺 數據分析模塊 數據接收模塊 圖像處理模塊 安全運行 第一數據 發送模塊 軌道間隔 控制模塊 行駛軌道 主動識別 采集 響應 軌道 保證 分析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列車自動安全防護方法,預先搭建一安全防護平臺,控制器和多個沿軌道間隔設置的偵測基站;在每個基站處均設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第一圖像采集模塊、第一圖像處理模塊及第一數據發送模塊,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和第一圖像采集模塊均朝向軌道的一側布置;控制器包括數據接收模塊、數據分析模塊以及控制模塊;列車每經過一個偵測基站時,該處的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均發送指令給控制器,控制器再發送指令給列車經過的下一個偵測基站中的第一圖像采集模塊,采集列車即將要行駛軌道上有無障礙物,再經控制器發送指令給列車,控制列車做出相應措施。本發明可靠性好,識別性高、響應速度快,能夠主動識別、分析障礙物,從而保證列車自動安全運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安全防護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列車自動安全防護方法。
背景技術
軌道交通運營的安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列車的自動防護系統及防護方法。通常情況下,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列車與列車之間、列車與道岔或其他軌旁設備的安全防護均通過信號自動控制實現。
然而,現有的列車安全防護系統及方法存在以下缺點:列車不能通過軌道占用和列車主動識別進行檢測的障礙物,如墜落在軌道上的大石塊或廣告牌、橫跨在道口上的汽車、跌入軌道內的人等,通常都要等到列車員依靠人眼看到,才能發現有此類障礙物,往往等到列車員發現障礙物,已經來不及緊急剎車,這對城市軌道交通的運行存在巨大的安全危害,但目前的列車安全防護方法卻一直很難實現列車真正的安全防護。
鑒于此,提出一種列車自動安全防護方法本發明所要研究的課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列車自動安全防護方法,旨在解決現有列車安全防護方法中,由于無法主動識別障礙物,導致列車無法及時探知列車行駛前方有障礙物,進而導致列車無法采取應急措施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列車自動安全防護方法,預先搭建一安全防護平臺,該安全防護平臺包括控制器和多個沿軌道間隔設置的偵測基站;在每個偵測基站處均設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第一圖像采集模塊、第一圖像處理模塊以及第一數據發送模塊,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和第一圖像采集模塊均朝向軌道的一側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數據發送模塊通過無線網絡發送;所述控制器包括數據接收模塊、數據分析模塊以及控制模塊;
所述安全防護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第一步,每個偵測基站均實時通過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檢測軌道上的路面情況;
第二步,當列車位于第一個偵測基站,位于第一個偵測基站中的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檢測到有列車發出時,自動向控制器發送信號,通知控制器此刻有列車發出;
第三步,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信號后,發送信號給位于列車前方的第二個偵測基站中的第一圖像采集模塊對該列車所在的軌道進行圖像采集;
第三步,所述第二個偵測基站中的第一圖像采集模塊采集到圖像數據后發送給第一圖像處理模塊,第一圖像處理模塊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檢測,以檢測該列車所在的軌道上是否有障礙物,同時分析該障礙物的大小及結構;
第四步,若分析出軌道上沒有障礙物,則發送信號給控制器,控制器則發送指令給列車,控制列車照常運行;
第五步,若分析出軌道上有障礙物,并且該障礙物為一級障礙物,則發送信號給控制器,控制器根據接收到的一級障礙物信號,發送應對一級障礙物的指令給列車,控制列車減速前行,并調轉到第七步;
第六步,若分析出軌道上有障礙物,并且該障礙物為二級障礙物,則發送信號給控制器,控制器根據接收到的二級障礙物信號,發送應對二級障礙物的指令給列車,控制列車制停;
第七步,當列車經過第二個偵測基站時,位于第二個偵測基站中的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檢測到有列車經過時,自動向控制器發送信號,通知控制器此刻有列車經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建湖金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建湖金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84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