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復雜網絡的計算機病毒傳播求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7760.1 | 申請日: | 2016-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96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賈志娟;王永剛;楊艷艷;劉新新;黃有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賈志娟 |
| 主分類號: | G06F21/56 | 分類號: | G06F21/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44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復雜 網絡 計算機病毒 傳播 方法 | ||
一種基于復雜網絡的計算機病毒傳播求源方法,涉及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技術領域,它包括以下步驟:①.構建計算機病毒傳播網絡圖;②.構建病毒感染狀態向量;③.構建免疫狀態向量;④.構建網絡時序狀態矩陣。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復雜網絡的計算機病毒傳播求源方法,是控制計算機病毒傳播的一種有效策略,進一步豐富了計算機病毒防御體系,提高了計算機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復雜網絡的計算機病毒傳播求源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已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可以利用網絡進行信息交流、辦公、娛樂等各種社會活動。然而,網絡也為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新的平臺。計算機病毒在網絡上的傳播已給互聯網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成為網絡上最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分析計算機病毒的網絡傳播特性和病源特征,并提出有效的防御策略已成為當前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一個首要任務。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是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的代碼,能影響計算機使用,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其特點是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或破壞性。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具有自我繁殖、互相傳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復制能力,它們能夠快速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計算機病毒已嚴重危害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給當前互聯網的發展帶來巨大威脅。
事實上人們無法從程序代碼方面準確區分出計算機病毒和正常程序,因為計算機病毒就是一段程序。因此,計算機病毒是不可判定的,也就是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計算機病毒問題,不可能用一個殺毒程序清除所有的計算機病毒程序。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使得以網絡為傳播路徑的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大,傳播范圍也越來越廣,給互聯網的安全帶來嚴重威脅。計算機病毒在互聯網上的傳播之所以日益猖獗,主要是因為計算機病毒大多數是主動傳播的,其可以在人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傳播,從而感染破壞計算機主機,并且,計算機病毒利用系統、網絡等漏洞進行傳播,使人們防不勝防。從而給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
當前關于計算機病毒研究主要集中在病毒傳播模型方向,且主要考慮生物學病毒傳播模型而建立。現主要是豐富已有的計算機病毒傳播模型,將影響計算機病毒傳播的各種因素考慮進來,盡可能構建能準確刻畫計算機病毒傳播特性的模型。該類模型并不能確定的判別出哪個是計算機病毒源,因此,無法從源頭抑制病毒的傳播。
利用復雜網絡模擬實際生活中計算機病毒傳播模式,并探索出控制和根除計算機病毒源頭的最優策略,是計算機病毒防御方面的重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基于復雜網絡的計算機病毒傳播求源方法。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①.構建計算機病毒傳播網絡圖;
②.構建病毒感染狀態向量;
③.構建免疫狀態向量;
④.構建網絡時序狀態矩陣。
所述步驟①采用連接矩陣En×n描述網絡的連接情況,其中eij=1表示節點vi和節點vj在網絡中直接相連,eij=0表示節點vi和節點vj在網絡中不相連,且eij=eji。
所述步驟②利用SIR模型研究計算機病毒在網絡中的傳播特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賈志娟,未經賈志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77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