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光伏板下栽培黃精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6950.1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19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況燚;楊勝祥;吳學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C05G3/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春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2109 | 代理人: | 李劍 |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光伏板下 栽培 黃精 方法 | ||
1.一種太陽能光伏板下栽培黃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選擇地面式光伏電站太陽能光伏板下的空地作為栽種場地;
(2)開溝:在所述栽種場地開設移栽溝,并在移栽溝內施入有機肥有機肥;
(3)定植:將黃精苗根部放置于移栽溝內定植;
(4)覆土:將移栽溝兩側的土壤覆蓋于已經定植的黃精苗上,并扶正黃精苗;
(5)栽培管理:每年于5、7、10、12月各進行1次,淺鋤施入有機肥并適當培土;
(6)采收:栽培栽培3~5年之后,于春季和秋季兩個季節進行采收,挖取根莖。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板下栽培黃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移栽溝的溝深為35~45c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板下栽培黃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定植之后黃精苗之間的株行距15~25c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板下栽培黃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進行栽培管理時,不定期對所屬栽培土壤進行澆水,保持栽培基質水份含量在20%~6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板下栽培黃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進行栽培管理時,施入的有機肥以重量份數計,包括:尿素5~12份、硫酸銨4~10份、腐殖酸15~25份、磷酸二氫鉀5~10份、鈣鎂磷肥8~18份、谷胱甘肽2~10份、食用菌菌渣25~45份。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板下栽培黃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肥以重量份數計,包括:尿素7份、硫酸銨8份、腐殖酸15份、磷酸二氫鉀5份、鈣鎂磷肥9份、谷胱甘肽5份、食用菌菌渣45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板下栽培黃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菌渣為木耳菌渣、竹蓀菌渣以及松口蘑菌渣中的至少一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板下栽培黃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菌渣為松口蘑菌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農林大學,未經浙江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695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秸稈混壓還田機的高效壓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促進紅薯早熟的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