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交通大客流識別預警系統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6880.X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8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任剛;盧佳;徐凌慧;薛輝;姜秋耘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H04N7/18;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9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交通 客流 識別 預警系統 方法 | ||
1.一種軌道交通大客流識別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研究預警區域范圍,確定預警區域面積和攝像機的設置位置;
(2)采集攝像機視頻圖像,確定視頻圖像的采集時間間隔;
(3)基于人數識別算法,得到軌道交通車站內不同區域的客流信息;
(4)對客流狀態進行分級,確定不同客流狀態的閾值,最后確定不同區域客流的預警級別,發出預警信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大客流識別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1:確定能夠且必須檢測的站廳和站臺區域:
步驟1.1.1:乘客可流動的站廳區域面積:
Ati=Sti-Fti-Nti
其中,Ati是乘客可流動的站廳區域面積,Sti是站廳總面積,Fti是站廳設施占用面積,Nti是乘客不能進入的站廳區域面積;
步驟1.1.2:乘客可流動的站臺區域面積:
Ata=Sta-Fta-Nta
其中,Ata是乘客可流動的站臺區域面積,Sta是站臺總面積,Fta是站臺設施占用面積,Nta是乘客不能進入的站臺區域面積;
步驟1.2:確定攝像機可監控到的實際區域面積:
Asp=W*L
其中,Asp是攝像機可監控到的實際區域面積,W是攝像機可監控區域矩形的寬度,L是攝像機可監控區域矩形的長度;
步驟1.3:確定攝像機的個數以及安裝位置;
步驟1.3.1:在車站平面圖上畫出站廳、站臺能夠且必須監測的區域,標注尺寸,將Ati、Ata除以Asp,得到站廳、站臺需要的監控攝像機的數量;
步驟1.3.2:根據站廳、站臺攝像機可監控到的實際區域面積,結合監控攝像機的數量,將站廳、站臺能夠且必須監測的區域劃分成多個小區域,小區域被單個攝像機所覆蓋;
步驟1.3.3:在每個小區域選擇合適的位置安放監控攝像機,使其覆蓋整個小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大客流識別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1:每隔一段視頻圖像的采集時間間隔,監控攝像機將視頻圖像傳輸到中央控制室,視頻圖像的采集時間間隔計算步驟如下:
步驟2.1.1:計算視頻圖像的數據量:
D=SF*CF*XS
其中,D是圖像數據量,SF是水平分辨率,CF是垂直分辨率,XS是像素深度;
步驟2.1.2:計算數字圖像傳輸時間:
CF=D/CS
其中,CF是傳輸時間,CS是傳輸速率;
步驟2.1.3:計算單幀視頻圖像的客流人數自動識別處理時間y;
步驟2.1.4:計算視頻圖像采樣間隔時間:
T=(x+y)*z
其中,T是全部監控攝像頭單幀視頻數字圖像的處理時間,x是單幀視頻數字圖像傳輸時間,y是單幀視頻數字圖像的客流人數自動識別處理時間,z是監控攝像頭數;
步驟2.2:中央控制室將視頻圖像存儲到硬盤錄像機,供遠端用戶進行視頻圖像訪問和分析;
步驟2.3:中央控制室將視頻圖像從硬盤錄像機提取送至數據處理服務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大客流識別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的人數識別算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3.1:每隔一段時間獲取一次視頻圖像,智能去除視頻圖像中的無效區域,對視頻圖像進行分割處理;
步驟3.2:根據攝像頭角度、高度以及照射區域識別出視頻圖像中不同分割區域的人頭像素比例;
步驟3.3:考慮亮度、對比度等參數,獲取視頻圖像區域的人頭的像素灰度范圍;
步驟3.4:結合視頻圖像區域的人體投影面積因素,通過統一算法計算出視頻圖像中總的人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688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