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橫向穿越鐵路線地下管道頂進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5124.7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4144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8 |
| 發明(設計)人: | 伊川;李建甫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首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1/028 | 分類號: | F16L1/028;F16L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劉月娥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施工 頂進 地下管道 橫向穿越 開槽 管道施工技術 穿越障礙物 頂管法施工 安全施工 工程概況 工程造價 監控力度 施工工期 施工管理 施工現場 周邊環境 隔斷 交通 建筑物 監測 節約 部署 宣傳 教育 建設 | ||
一種橫向穿越鐵路線地下管道頂進施工方法,屬于管道施工技術領域。施工時應對對工程概況、總體施工部署、施工管理措施、具體施工方法、施工現場監測等因素做出了充分考慮。采用地下管道頂進施工,既能保護地面已有建筑物,又能節約工程造價。施工前做好各種宣傳和教育工作,施工中加強對安全施工的監控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頂管法施工的優點,除了控制精度高之外,可以穿越障礙物、建設公害少、文明施工程度比開槽施工高;對交通的干擾小,無需隔斷交通;頂進施工比開槽、加固鐵路線施工工期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管道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提供了一種橫向穿越鐵路線地下管道頂進施工方法;它不需要開挖面層,并且能夠穿越公路、鐵道、河川、地上建筑物的地下管線施工。
背景技術
根據市政綜合管線設計圖,共有7條管線穿越大臺鐵路。下穿鐵路施工,對橋體、鐵路的正常運行和周邊既有建筑影響較大,為防止因施工造成橋墩、周邊既有建筑的沉降和傾斜,確保鐵路正常運營需對橋墩、路基進行注漿加固,采用頂管、直埋、暗挖的防護方法,并編制合理的施工方案,確保了施工高效順利的完成。
管線穿越鐵路防護方式和布置情況如下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橫向穿越鐵路線地下管道頂進施工方法,地下管道頂進施工是繼盾構施工之后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地下管道施。由于施工場地位于鐵路下方與城市快速路旁,通行車輛多、交通人員流動大、場地狹窄,同時受鐵路線制約。所以采用地下管道頂進施工,既能保護地面已有建筑物,又能節約工程造價。
施工中加強對安全施工的監控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進行場地平整,根據現場情況實行控制樁點及水準點加密,并對其進行保護,確保測量數據控制在允許范圍內。豎井等施工鋼架加工成形后應進行試拼,經檢驗合格后方可成批生產,將拼裝偏差、公差、平面翹曲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內。噴射混凝土應分層進行,一次噴射厚度根據噴射部位和設計厚度確定,噴射混凝土表面應密實、平整,無裂縫、脫落、漏噴、空鼓、滲漏水等現象,平整度控制在允許偏差內。鋼筋混凝土后背應考慮作用在后座土體上的應力,頂進力,確定后座寬度和后座高度。安裝導軌應先復核管道中心線的位置,兩導軌應順直、平行、等高、其縱坡應與管道設計坡度一致。兩根導的內距計算:應考慮管外徑、導軌高、混凝土管外皮距軌地面高。根據頂力計算結果選用適宜的千斤頂,根據勘察報告,確定頂管及隧道開挖所處土層。頂力計算考慮管道的外徑(m);粘性土系數,為保證安全,所有系數均取最大值。頂進測量,在頂第一節管時,以及在校正偏差過程中,測量間隔不應超過規范值,保證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確。測量采用中心測量、高程測量、激光測量。校正(糾偏):頂管誤差校正是逐步進行的,可采用超挖糾偏方法和千斤頂糾偏法,以保證頂管位置準確。具體步驟如下:
(1)測量放樣
1)采用經緯儀三角測量定位地面控制樁,
2)通過控制樁用儀器定出井下管道頂進軸線測量儀器的位置,
3)在頂進過程中要經常對頂進軸線的測量,每頂進100~150測量1次,并記錄3次/節管子,頂進軸線的測線與設計軸線一旦發生偏差,要及時采取糾偏措施,減少偏差數值;
(2)鐵路線加固施工(施工流程見圖15)
1)調整枕木
根據橫梁位置調整既有枕木,每隔6根枕木加穿一根3.5m長枕木,為穿工字鋼做準備;施工時所用工具必須做好絕緣措施,防止聯電,同時為防止線路斷軌事故發生,在線路加固前,對施工地點兩側各50m范圍內扣件重新緊固;
2)鋪設扣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首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首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512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