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解淀粉芽孢桿菌高密度發酵方法及其菌劑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4247.9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16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鄭雙鳳;譚石勇;譚武貴;豐來;羅志威;徐滔明;張冬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谷生態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R1/07 |
| 代理公司: | 43235 長沙軒榮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410000 湖南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葡萄糖 高密度發酵 有效活菌數 麩皮 干粉制劑 菌劑制備 酵母膏 豆粕 解淀粉芽孢桿菌 發酵工藝 離心收集 噴霧干燥 培養基 芽孢 發酵罐 保質期 菌泥 孢率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解淀粉芽孢桿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高密度發酵方法及其菌劑制備方法。高密度發酵培養基含有麩皮或葡萄糖、豆粕或酵母膏、NaCl、MgSO4、CaCO3、初始pH 6.0?7.0,麩皮與豆粕可分別用葡萄糖與酵母膏代替。在1000L發酵罐規模條件下有效活菌數達8.3×109cfu/mL以上、芽孢數達7.6×109cfu/mL以上、產孢率達91.6%以上。所述菌劑制備方法包括離心收集菌泥與噴霧干燥得干粉制劑,干粉制劑中有效活菌數≥9.0×1010cfu/g,室溫下保質期達18個月。本發明發酵工藝簡單,原料廉價易得,成本低,適合工廠大規模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生物發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具體涉及一種具有生防功能的解淀粉芽孢桿菌高密度發酵方法及其干粉菌劑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植物病害不僅降低作物產量與品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而且這些植物病害會產生有毒物質,對人畜健康造成威脅,嚴重制約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植物病害防治主要以抗病品種與化學防治為主,然而抗病品種的篩選周期長且難度大,而化學防治易造成環境與食品污染,隨著人類對環境和食品安全質量的要求愈來愈高,化學防治亦愈來愈不受歡迎。綠色、無污染對人畜無害的生物防治成為近年來研究植物病害防治的熱點,其中拮抗細菌在生物防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在拮抗細菌中研究最多的是芽孢桿菌,芽孢桿菌是植物與土壤中的優勢微生物種群,大多數為非致病菌,且許多優良菌株對多種植物土傳病害具有拮抗作用。芽孢桿菌本身具有種類繁多、抗逆性強、繁殖速度快、易定植于植物根際表面等優點。
解淀粉芽孢桿菌是芽孢桿菌屬的一種,解淀粉芽孢桿菌能夠分泌抗菌蛋白、抗生素、酶或多肽等活性物質,對植物病原原菌、真菌、病毒、線蟲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顯著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同時能促進植物生長,提高植物的產量,是一種很好的生防促生菌。目前生防解淀粉芽孢桿菌在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的枯萎病、灰霉病、疫霉病、炭疽病、青枯病等植物病害均具有顯著的防效。
活菌數與芽孢得率是衡量解淀粉芽孢桿菌菌劑的非常關鍵指標,但目前國內外對解淀粉芽孢桿菌發酵工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產抗菌脂肽、淀粉酶、蛋白酶等酶類物質,較少進行生防解淀粉芽孢桿菌高密度發酵優化研究,且高密度發酵工藝優化中多數只提高活菌數,而芽孢形成率偏低,芽孢率低將降低菌劑的活性和質量穩定性,因此不適合推廣使用,生產成本高。因此,開發一種既具有生防功能,又有高芽孢率的菌劑產品將變得非常有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利用廉價碳氮源液體發酵生產生防解淀粉芽孢桿菌菌劑,降低其生產成本,提高單位體積發酵液中的活菌數及芽孢得率,為生防解淀粉芽孢桿菌菌劑的工業化生產以及推廣提供參考依據。
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用于發酵解淀粉芽孢桿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發酵培養基,含有以下原料:麩皮或葡萄糖、豆粕或酵母膏、NaCl、MgSO4、CaCO3。
優選地,本發明的發酵培養基含有以下原料:麩皮10-30g/L、豆粕10-30g/L、NaCl1-4g/L、MgSO4 0.5-1.5g/L、CaCO3 0.5-1.5g/L、pH 6.0-7.0。
更優選地,本發明的發酵培養基含有以下原料:麩皮15-25g/L、豆粕15-25g/L、NaCl 1-3g/L、MgSO4 0.8-1.2g/L、CaCO3 0.8-1.2g/L、pH 6.0-7.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谷生態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泰谷生態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424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