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養殖泥鰍的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3272.5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91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龐倩媚 | 申請(專利權)人: | 龐倩媚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K61/80;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44242 | 代理人: | 馮筠 |
| 地址: | 5281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養殖 泥鰍 方法 裝置 | ||
1.一種養殖泥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淡水資源在室內的組合式立體養殖裝置中,按以下方法對泥鰍進行養殖:水質條件:水溫25-29℃,PH值7。2-7.5,溶解氧≥6.5mg/l,氨態氮≤0.02mg/l,亞硝酸鹽≤0.01mg/l,硫化氫≤0.01mg/l;放養密度:泥鰍種苗200尾/m2,幼泥鰍120尾/m2,成泥鰍60尾/m2;餌料配比:魚粉45-65%,淀粉25-35%,骨粉5-25%,魚油5-15%,豆粉8-15%,添加劑1.2-7%,餌料粗蛋白質含量為32%-4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殖泥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泥鰍的日投餌次數為2-6次,根據泥鰍體重投餌率為2-5%;泥鰍在養殖過程中必須定期篩選分級,按放養密度將相同規格的泥鰍歸類飼養。
3.一種養殖泥鰍的組合式立體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組合式立體養殖裝置由組合式立體養殖水池、過濾池、沉淀池、充氧池、定量泵、消毒器、調溫器以及喂食裝置等組成封閉的水循環系統,養殖水體經充氧、消毒、調溫循環流動;全部裝置均處于避光的環境之中,所述組合式立體養殖水池是由多個長方形小面積淺水池組成;由兩端安有防逃網的活動搖頭管溢流控制池中水位的高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養殖泥鰍的組合式立體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裝置主要由底盤、蓋板、轉盤和電機組成;所述底盤和蓋板組成喂食裝置的箱體;所述蓋板中部設置有圓形的食料盤;所述轉盤位于食料盤內,且與設置在底盤上的所述電機配合連接,所述轉盤的盤面分布有撥料凸起;所述電機連接有供電線路,所述轉盤上部,還覆蓋有柔性薄膜,所述柔性薄膜設置于轉盤盤面上方食料盤的圓周上,且與食料盤采用可拆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養殖泥鰍的組合式立體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撥料凸起為桿狀結構,且每個桿狀結構的撥料凸起的高度不一致,所述轉盤與電機通過設置于食料盤底部的轉軸連接,轉盤與轉軸采用可拆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養殖泥鰍的組合式立體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與底盤的結合處設置有密封防水圈,所述轉軸與食料盤的結合處設置有密封防水圈,所述喂食裝置本體為方形結構,所述蓋板上設置至少2套食料盤,且每個食料盤內均設置有相匹配的轉盤和電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養殖泥鰍的組合式立體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料盤的上部邊緣為斜坡結構,所述蓋板上,還設置有電源預留孔,所述電源預留孔設置有連接導線與所述供電線路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養殖泥鰍的組合式立體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蛙類喂食裝置本體的側邊上,設置有用于喂食裝置本體間相互連接的連接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養殖泥鰍的組合式立體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所在位置的底盤上,是與電機匹配的凹形結構,所述底盤與蓋板之間,還設置有支撐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龐倩媚,未經龐倩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327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赤眼鱒大規格魚種規模化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種羅非魚的飼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