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止焊劑的涂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3010.9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41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邵杰;李志強;劉運璽;陳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23C24/10 | 分類號: | C23C24/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止焊劑 涂覆 粉料 試件表面 涂覆區域 激光器 平鋪 熔覆 計算機編程控制 升降臺 計算機控制 計算機軟件 尺寸數據 技術要點 軟件程序 實際需求 涂覆工藝 涂覆效率 微小區域 移動軌跡 預定軌跡 刮板 焊劑 試件 數控 編程 選區 激光 移動 制止 規劃 保證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止焊劑的涂覆方法,其技術要點在于:采用激光選區熔覆技術,根據實際需求的設計,通過計算機編程控制,第一步在試件表面平鋪一層止焊劑粉料,止焊劑粉料的厚度通過調整刮板和升降臺的位置進行控制;第二步將試件上設計好的止焊劑目標涂覆區域的位置和形狀尺寸數據導入計算機軟件中,通過軟件程序編程實現止焊劑涂覆區域的激光器移動軌跡規劃;第三步通過計算機控制激光器按預定軌跡移動,對平鋪在試件表面上的止焊劑粉料進行選擇性熔覆,將止焊劑粉料快速準確地涂覆在目標涂履區域;本發明能夠實現止焊劑在微小區域的快速精確涂覆,通過調整止焊劑涂覆的層數控制止焊劑的厚度,提高傳統止焊劑涂覆工藝的涂覆精度,保證涂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塑成形和擴散連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止焊劑的涂覆方法。
背景技術
采用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組合工藝進行兩層或多層構件的生產中,需要在設計的涂履區域涂覆止焊劑,實現擴散區域的擴散連接和涂履區域的阻止擴散連接并進行相應的超塑成形。止焊劑的涂覆決定了構件的涂履區域的結構和成形質量,對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組合工藝生產構件具有重要影響。止焊劑的涂覆精度不僅會影響擴散連接界面精度,也會影響超塑成形后的多層結構成形精度。如果止焊劑涂覆形狀精度差,會導致涂履區域和擴散連接區域不符合設計要求,造成擴散連接區域與超塑成形區域結合部位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影響構件的成形質量和性能。目前,止焊劑的涂覆通常是通過覆膜技術確定阻焊界面的位置和形狀尺寸,然后通過手工涂覆、絲網印刷等技術將止焊劑涂覆在要求的位置,這種止焊劑涂覆方法的理論精度能達到0.15mm,能夠滿足一般構件的精度要求。而對于實際生產和研究中遇到的具有微小區域阻焊界面高精度涂覆的情況,比如,涂履區域為直徑1mm的圓形區域,涂覆精度要求高于0.1mm,甚至要求達到數十微米,現有止焊劑的涂覆技術尚無法很好的滿足這種微小區域阻焊界面的高精度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解決以上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并為此提供一種止焊劑的涂覆方法。
一種止焊劑的涂覆方法,采用激光選區熔覆技術,根據實際需求的設計,通過計算機編程控制。
進一步地,第一步,在試件表面平鋪一層止焊劑粉料,止焊劑粉料的厚度通過調整刮板和升降臺的位置進行控制;第二步,將試件上設計好的止焊劑目標涂覆區域的位置和形狀尺寸數據導入計算機軟件中,通過軟件程序編程實現止焊劑涂覆區域的激光器移動軌跡規劃;第三步,根據實際需求設置激光器工作參數,通過計算機控制激光器按預定軌跡移動,對平鋪在試件表面上的止焊劑粉料進行選擇性熔覆,將止焊劑粉料快速準確地涂覆在目標涂履區域。
進一步地,試件表面包含擴散連接目標涂履區域的位置。
進一步地,止焊劑粉料為混合并攪拌均勻的環氧樹脂粉末和氧化釔粉末。
進一步地,每層止焊劑粉料的厚度小于100微米。
進一步地,根據擴散連接工藝的不同需要,通過調整止焊劑涂覆的層數來控制止焊劑的厚度,激光選區熔覆涂覆一層止焊劑后,降低升降臺,通過刮板再平鋪一層止焊劑粉料,再通過激光選區熔覆涂覆另外一層止焊劑,通過涂覆不同層數的止焊劑,直到涂覆的止焊劑厚度滿足擴散連接工藝要求。
進一步地,首先,采用激光選區熔覆技術沿根據實際需求設計的目標涂覆區域的外邊緣進行止焊劑涂覆;其次,再采用現有的止焊劑涂覆方法涂覆涂履區域的內部區域。
進一步地,試件的目標涂覆區域的界面是由4-20個圓形組成,該圓形的直徑為0.5-0.7mm。
進一步地,試件的目標涂覆區域的界面是由4-20個正六邊形組成,該正六邊形的邊長為0.5-0.7mm。
進一步地,試件的目標涂覆區域的界面是由4-20個長方形組成,該長方形的邊長為20x50mm。
本發明的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301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