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動態工況電磁騷擾快速評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1890.6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174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4 |
| 發明(設計)人: | 曾博;鄧俊泳;林道祺;林青;劉國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國華;何秋林 |
| 地址: | 510302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動態 工況 電磁 騷擾 快速 評價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汽車動態工況電磁騷擾快速評價方法,包括:步驟A讓車輛行駛在測功機上,并經歷一系列工況,以不低于5Hz采樣頻率:同步采集所述測功機的轉鼓線速度和轉鼓力的時域數據,在車輪不打滑的情況下,可認為測功機的轉鼓線速度等于車速,同時同步采集電場垂直方向、磁場3個正交方向和傳導發射的時域信號;步驟B利用快速傅里葉變換算法將電場垂直方向、磁場3個正交方向和傳導發射的時域信號實時轉換成相應時間點的頻域信號并顯示為瀑布圖;步驟C通過數據融合算法將測功機轉鼓線速度、轉鼓力的時域數據與電場垂直方向、磁場3個正交方向和傳導發射相應時間點的頻域信號對應顯示。本發明能更可靠的評估電動汽車電磁騷擾的真實狀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電磁騷擾測試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電動汽車動態工況電磁騷擾快速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和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在傳統汽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微電子技術,更加有力地促進了汽車工業向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而這些新技術的應用,也對整個汽車系統發出的電磁騷擾造成影響,針對傳統汽車電磁騷擾的測試方法漸漸無法勝任。
電動汽車與傳統機動車相比,區別主要在于動力源、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由于電動汽車采用了更多高壓、大功率的電氣部件以及高系統集成度和電磁敏感度的電子控制單元,使得其電磁騷擾問題尤為突出。電動汽車的電磁騷擾問題不僅以輻射的方式會影響車輛周圍無線電設備,還會在充電時以傳導的方式影響電網內其他用電器工作的可靠性。因此,解決電動汽車的電磁騷擾問題至關重要。目前國內汽車電磁騷擾測試標準GB/T 18387-2008中,僅提供汽車穩態工況電磁騷擾評價方法,即要求汽車保持一定速度,但穩態工況是從傳統汽車中沿用下來的,不完全適用于電動汽車,因此開展電動汽車動態工況電磁騷擾快速評價方法研究是解決該問題的必要前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動汽車動態工況電磁騷擾快速評價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其技術問題:一種電動汽車動態工況電磁騷擾快速評價方法,包括:
步驟A 讓車輛行駛在測功機上,并經歷一系列工況,具體包括起步、加速、勻速、減速、剎車等,以不低于5Hz采樣頻率:同步采集所述測功機的轉鼓線速度和轉鼓力的時域數據,在車輪不打滑的情況下,可認為測功機的轉鼓線速度等于車速,同時同步采集電場垂直方向、磁場3個正交方向和傳導發射的時域信號;
步驟B 利用快速傅里葉變換算法將電場垂直方向、磁場3個正交方向和傳導發射的時域信號實時轉換成相應時間點的頻域信號并顯示為瀑布圖;
步驟C 通過數據融合算法將測功機轉鼓線速度、轉鼓力的時域數據與電場垂直方向、磁場3個正交方向和傳導發射相應時間點的頻域信號對應顯示。
一般情況下,測功機轉鼓線速度和轉鼓力的數據采集速率要大于電場垂直方向、磁場3個正交方向和傳導發射的數據采集速率,針對測功機轉鼓線速度和轉鼓力的數據采集速率與電場垂直方向、磁場3個正交方向和傳導發射的數據采集速率時間戳不匹配的問題,所述數據融合算法具體步驟為:
若采樣時間間隔較大的一組數據在采樣時間間隔較小的一組數據中具有直接對應的時間戳,則從采樣時間間隔較小的一組數據中抽取時間戳與采樣時間間隔較大的一組數據時間戳對應的數據進行對應顯示;
若采樣時間間隔較大的一組數據與采樣時間間隔較小的一組數據沒有直接對應的時間戳,則從采樣時間間隔較小的一組數據中抽取時間戳與采樣時間間隔較大的一組數據時間戳最接近的兩組數據,然后由這兩組數據做插值運算,獲得時間戳對應于采樣時間間隔較大的一組數據時間戳的數據,然后進行對應顯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189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