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FFT的平面陣MIMO雷達波形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78524.5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21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戴奉周;高原;張博;馮大政;劉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02 | 分類號: | G01S7/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軒 |
| 地址: | 71007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fft 平面陣 mimo 雷達 波形 設計 方法 | ||
1.一種基于FFT的平面陣MIMO雷達波形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建立MIMO雷達在笛卡爾坐標系XOYZ中的幾何模型;其中,在所述MIMO雷達的幾何模型中,所述MIMO雷達的發射陣列為二維均勻平面陣列,并位于所述笛卡爾坐標系XOYZ的XOY平面內,其中X軸包含Mx個陣元,陣元間距為dx,Y軸包含My個陣元,陣元間距為dy;所述二維均勻平面陣列的方位角范圍為[Ωmin,Ωmax],0°≤Ωmin<Ωmax≤180°,俯仰角范圍為[Γmin,Γmax],且Γmin=-Γmax,Γmax∈[0,90°];所述二維均勻平面陣列形成L個發射波束;
步驟2,在所述二維均勻平面陣列的方位角范圍[Ωmin,Ωmax]內均勻抽取K個方位角{θ1,θ2,…θK},以及在所述二維均勻平面陣列的俯仰角范圍[Γmin,Γmax]內均勻抽取I個俯仰角K和I為正整數;
遍歷所述K個方位角和所述I個俯仰角,對于所述K個方位角中的任一方位角θk和所述I個俯仰角中的任一俯仰角計算處的發射導向矢量得到K×I個發射導向矢量;其中,k和i為整數,1≤k≤K,1≤i≤I;
令l=1;
步驟3,在所述方位角范圍[Ωmin,Ωmax]內隨機抽取兩個數值構成第l個發射波束對應的方位角范圍其中為在所述方位角范圍[Ωmin,Ωmax]內隨機抽取的兩個數值中的較小值,為在所述方位角范圍[Ωmin,…max]內隨機抽取的兩個數值中的較大值;
在所述俯仰角范圍[Γmin,Γmax]內隨機抽取兩個數值構成所述第l個發射波束對應的俯仰角范圍其中為在所述俯仰角范圍[Γmin,Γmax]內隨機抽取的兩個數值中的較小值,為在所述俯仰角范圍[Γmin,Γmax]內隨機抽取的兩個數值中的較大值;
步驟4,利用所述第l個發射波束對應的方位角范圍計算得到X軸上Mx個陣元發射信號的協方差矩陣
利用所述第l個發射波束對應的俯仰角范圍計算得到Y軸上My個陣元發射信號的協方差矩陣
利用所述協方差矩陣及所述協方差矩陣計算得到所述第l個發射波束對應的協方差矩陣其中,表示Kronecker積;
步驟5,令l加1,重復執行步驟3-步驟4,直至l=L,得到全部L個發射波束中各發射波束對應的協方差矩陣;
利用所述各發射波束對應的協方差矩陣以及所述K×I個發射導向矢量,計算得到所述MIMO雷達的方向圖函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對于所述K個方位角中的任一方位角θk和所述I個俯仰角中的任一俯仰角計算處的發射導向矢量包括:
(2a)利用所述方位角θk和所述俯仰角計算得到X軸上的發射導向矢量其中,k1∈{0,1,2,…,(Mx-1)},e表示自然對數,表示Kronecker積,fc表示MIMO雷達的發射信號載頻,c表示光速,上標T表示轉置;
(2b)利用所述方位角θk和所述俯仰角計算得到Y軸上的發射導向矢量其中,k2∈{0,1,2,…,(My-1)};
(2c)利用所述X軸上的發射導向矢量和所述Y軸上的發射導向矢量計算得到所述發射導向矢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852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