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苦丁黃茶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76563.1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78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筠連縣冬青御品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2;A23F3/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陳喻 |
| 地址: | 645250 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苦丁黃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苦丁黃茶及其制作方法,屬于茶葉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一般黃茶的制作工藝
殺青:通過殺青這個步驟,使得黃茶茶葉中酶的活動被破壞,蒸發掉茶葉中的一定水分,使黃茶的茶香形成。
悶黃:悶黃這個步驟對于黃茶的制作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是黃茶具有黃葉黃湯特點的最為關鍵的一道工序。在悶黃過程中茶葉的含水量和葉片的溫度對其也有一定的影響。葉片溫度越高的話,濕熱條件下變黃的過程也會越快。
干燥:經過前兩個步驟之后,黃茶差不多成型了,然后將制作的茶葉進行干燥后,茶葉差不多就制作完成了。對于黃茶的干燥來說要分幾次進行,溫度上相對其他茶葉來說要低一些。
解塊:鮮葉揉捻完畢后,盡快將揪解的茶葉分開,迅速降低溫度,以避免產生悶味及干燥不足,產生悶酸現象。解塊另一優點,能將多余的水汽排除,快速冷卻鮮葉能保持干燥后的茶菁保持翠綠有光澤。
采用上述工藝制作的黃茶水浸出物少,不耐泡。
中國專利申請201310003992.9公開了一種黃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鮮葉采摘(2)鮮葉處理(3)殺青(4)一次悶黃(5)理條(6)初烘(7)二次悶黃(8)復烘(9)三次悶黃(10)足火提香(11)裝箱儲存。采用上述方法加工的黃茶,形似雀舌,色澤微黃,清香持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湯色黃亮清澈,經久耐泡,在常溫下密封可保存2年。但采用上述方法反復燜黃,工藝復雜,生產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苦丁黃茶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制作的苦丁黃茶水浸出物多,更耐泡。
本發明苦丁黃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斷生-脫水-揉捻-發酵-初烘-定型-烘干提香;
其中,所述斷生為:將鮮葉投入100~120℃沸水中,1~3分鐘完全斷生后撈出;
所述揉捻為:三松三緊揉捻,完全揉出水泡;
所述發酵為:將揉捻好的茶葉發酵,發酵濕度250~350%,溫度35~45℃,發酵時間3~5小時;
所述初烘為:將茶葉初烘至45%~55%的干度。
優選的,所述的脫水采用脫水機。
優選的,所述的揉捻的揉捻時間為25~45min。
進一步的,所述的發酵為將茶葉放入發酵室發酵。
進一步的,所述的發酵的觀察檢測頻率為2小時一次。
優選的,定型之后的干度≥80%。
進一步的,所述的定型采用六角輪定型機。
優選的,所述的烘干提香為:將茶葉烘干提香至水份≤3%。
優選的,所述的烘干提香采用提香烘干機。
本發明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苦丁黃茶,該苦丁黃茶采用上述方法制備得到,色澤黃潤,湯色亮黃清澈,水浸出物≥76%。
本發明的工藝簡單,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制備得到的苦丁黃茶具有如下優點:
1、體形緊細,色澤黃潤,湯色黃亮清澈,經沖泡,芽葉徐徐展開,黃亮鮮活,清香四溢,口感微苦醇爽,味回甘,特別適于大眾人群飲用。
2、根據湖南中醫研究所的解發良、喻正科專家進行臨床試用,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清熱除濕,減肥等作用。
3、水浸出物多,耐沖泡,沖泡時間可達11小時,湯葉玖黃不變。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苦丁黃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斷生-脫水-揉捻-發酵-初烘-定型-烘干提香;
其中,所述斷生為:將鮮葉投入100~120℃沸水中,1~3分鐘完全斷生后撈出;
所述揉捻為:三松三緊揉捻,完全揉出水泡;
所述發酵為:將揉捻好的茶葉發酵,發酵濕度250~350%,溫度35~45℃,發酵時間3~5小時;
所述初烘為:將茶葉初烘至45%~55%的干度。
優選的,所述的脫水采用脫水機。
優選的,所述的揉捻的揉捻時間為25—45min。
進一步的,所述的發酵為將茶葉放入發酵室發酵。
進一步的,所述的發酵的觀察檢測頻率為2小時一次。
優選的,定型之后的干度≥80%。
進一步的,所述的定型采用六角輪定型機。
優選的,所述的烘干提香為:將茶葉烘干提香至水份≤3%。
優選的,所述的烘干提香采用提香烘干機。
本發明的苦丁黃茶采用上述方法制備得到,色澤黃潤,湯色亮黃清澈,水浸出物≥7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筠連縣冬青御品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筠連縣冬青御品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65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茶葉送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茶葉的快速醇化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