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號處理裝置與其控制方法以及記錄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75719.4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426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白水岳;許自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姆龍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1G3/14 | 分類號: | G01G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貝貝;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號 處理 裝置 與其 控制 方法 控制程序 以及 記錄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信號處理裝置與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記錄介質,無須增大存儲器容量地進行采樣以決定濾波器參數。信號處理裝置包括:數據獲取部(10),獲取來自傳感器的時間序列的信號即時間序列信號;濾波器部(21),根據頻率來進行濾波;轉發部(30),轉發時間序列信號;以及濾波器參數決定部(50),對預先指定的區間即指定區間內的時間序列信號進行頻率分析,以決定濾波器參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從計量裝置接收的測定數據(data)進行濾波(filtering)并轉發至控制裝置的信號處理裝置等。
背景技術
已知有一種信號處理裝置,將安裝于計量裝置等產業機械中的傳感器(sensor)所檢測出的物理量從該傳感器中予以獲取,對所獲取的檢測信號實施信號處理,并轉發至控制該產業機械的控制裝置。此種信號處理裝置中,對從傳感器獲取的模擬(analog)信號進行放大,并利用模擬/數字(Analog/Digital,A/D)轉換器(converter)轉換成數字信號后轉發至控制裝置。而且,信號處理裝置通過數字濾波器(digital filter)從數字信號去除噪聲(noise)后發送給控制裝置。
包含該信號處理裝置的控制系統中,計量裝置所計量的計量對象物(一般稱作工件(work))有多種多樣,對應于計量對象物而產生的噪聲也會產生差異。因此,在信號處理裝置中應去除的噪聲未必一樣,必須對應于計量對象物來每次設定應去除的噪聲的頻率。
另外,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技術:在計量裝置中,以馬達(motor)的轉速信號為基本頻率,使用將該基本頻率乘以倍率而求出的特定頻率的振幅,來判定異常狀態的產生。根據該技術,能夠使用馬達的轉速信號來進行異常狀態的判定,因此即使計量對象物發生變更,也能夠容易地判定異常狀態。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153234號公報(2014年8月25日公開)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在為了決定要去除的噪聲的頻率而獲取信號的情況下,采樣(sampling)頻率變高的可能性高。這是因為,若不以欲測定的頻率的兩倍以上的頻率來進行采樣,則會產生低周期的其他振動,這會成為進一步的噪聲。
因此,例如,為了對如機械振動般的高頻率振動進行采樣,需要相當高的采樣頻率。然而,在提高采樣頻率來進行采樣并對此進行記錄的情況下,數據量會變大,因此難以確保所需的存儲器。
所述的已知技術中,對于將采樣頻率設定為高時的存儲器的容量問題并沒有特別提及,無法解決所述問題。
本發明是有鑒于所述問題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實現一種信號處理裝置等,即使決定要去除的噪聲所需的采樣頻率變高,也能夠無須增大所需的存儲器容量地進行采樣以決定濾波器參數。
[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發明的信號處理裝置對來自傳感器的信號進行濾波并轉發至控制裝置,所述信號處理裝置包括:數據獲取部,通過周期性地獲取來自所述傳感器的信號,從而獲取時間序列的所述信號即時間序列信號;濾波器部,根據頻率來對所述數據獲取部所獲取的所述時間序列信號進行濾波;轉發部,將所述濾波器部進行了濾波的所述時間序列信號轉發至所述控制裝置;以及濾波器參數決定部,對預先指定的區間即指定區間內的所述時間序列信號進行頻率分析,以決定所述濾波器部的濾波器參數,所述濾波器部使用所述濾波器參數決定部所決定的所述濾波器參數來執行所述濾波。
根據所述結構,能夠使用指定區間內的來自傳感器的時間序列的信號來決定濾波器參數,因此能夠使用除了噪聲部分等以外的適當信號來決定濾波器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姆龍株式會社,未經歐姆龍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571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