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多參數聯動的地質災害預警方法、現場主控站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9790.1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58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尊嚴;孫芳;黃鑫;徐銳;高飛;趙曜男;岳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21/10 | 分類號: | G08B2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質災害預警 主控站 聯動 多參數聯動 指示命令 傳感器 現場主控站點 傳感器測量 測量數據 啟動數據 災害 觸發 測量 檢測 部署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多參數聯動的地質災害預警方法、現場主控站及系統,其中方法包括:在災害體上部署多個傳感器;通過現場主控站接收所述多個傳感器的測量數據,并檢測是否有至少一個傳感器測量的數據超過相應的聯動閾值;如果是,則生成聯動指示命令,所述聯動指示命令用于觸發其他現場主控站點啟動數據測量;該方法能夠有效提高災害體地質災害預警的時效和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多參數聯動的地質災害預警方法、現場主控站及系統。
背景技術
據國土資源部統計,我國地質災害國土面積達65%左右,存在近23萬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著3500多萬人的安全。此外,重點設施(高速鐵路、地鐵、橋梁、大壩、核電站、港口等)的地質環境安全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等)以災害體的形式存在,要監測災害體的狀態,需要多個監測設備協同工作,當有設備監測參數發生異常變化時,需要同時獲取同一災害體上的其它設備的監測數據,配合地質災害預警算法,綜合判斷災害體的狀態。目前在地質災害監測行業中采用的監測系統,各個監測設備獨立運行,定時上報監測數據,在緊急情況下無法及時獲得全部監測設備的最新監測數據,若提高監測設備的采樣頻率,能夠獲得較精細的測量數據,但會大大提高功耗。
發明內容
在下文中給出關于本發明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于本發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應當理解,這個概述并不是關于本發明的窮舉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圖確定本發明的關鍵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其目的僅僅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某些概念,以此作為稍后論述的更詳細描述的前序。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多參數聯動的地質災害預警方法、現場主控站及系統。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多參數聯動的地質災害預警方法,包括:
在災害體上部署多個傳感器;
通過現場主控站接收所述多個傳感器的測量數據,并檢測是否有至少一個傳感器測量的數據超過相應的聯動閾值;
如果是,則生成聯動指示命令,所述聯動指示命令用于觸發其他現場主控站點啟動數據測量。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多參數聯動的地質災害預警的現場主控站,包括:
信息通信模塊,用于接收所述多個傳感器的測量數據;
聯動判斷模塊,用于檢測是否有至少一個傳感器測量的數據超過相應的聯動閾值;
控制模塊,用于當至少一個傳感器測量的數據超過相應的聯動閾值時,生成聯動指示命令,所述聯動指示命令用于觸發其他現場主控站點啟動數據測量。
第三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多參數聯動的地質災害預警系統,包括上述的多個現場主控站、部署在災害體上的多個傳感器以及監控中心。
本發明提供的基于多參數的地質災害預警方法、現場主控站及系統,能夠有效提高災害體地質災害預警的時效和精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多參數聯動的地質災害預警方法一種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多參數聯動的地質災害預警的現場主控站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多參數聯動的地質災害預警系統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97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獨居老人安全看護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智能尋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