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校園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9698.5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6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郝磊;宗達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迪科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G08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愛普納杰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視頻監控裝置 視頻圖像 智能監控管理系統 智能遠程監控 校園 監控分析系統 交通安全監控 區域入侵檢測 人臉特征識別 防火防盜 人員行為 深度融合 視頻分析 數量統計 移動終端 遠程通信 智能分析 大數據 位置處 監控 構建 采集 分析 | ||
1.一種校園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視頻監控裝置、智能遠程監控平臺、移動終端,其中,
所述視頻監控裝置安裝于校園內的多個目標區域,其中,所述視頻監控裝置包括多個攝像設備,用于采集各個位置處的視頻圖像;
所述智能遠程監控平臺與所述視頻監控裝置進行遠程通信,用于接收來自所述視頻監控裝置的視頻圖像,并對所述視頻圖像進行智能分析,包括至少執行以下功能:
(1)人臉特征識別:從所述視頻圖像中分析出人臉特征,并將提取出的人臉特征與預設的人臉特征庫進行比對,如果匹配則發出報警信息,提示監控人員進行關注處理;
(2)人員數量統計:從所述視頻圖像中分析出人臉特征,并進一步根據預設人數統計算法,采用拌線監測和區域監測方式自動分析視頻圖像中的目標區域內的人員數量,并判斷所述目標區域內的人員數量是否超過閾值,如果是,則發出報警信息,提示監控人員進行關注處理;
(3)人員行為識別:從所述視頻圖像中分析出人臉特征,并進一步根據預設行為分析算法自動分析視頻圖像中的場景是否發生異常行為,如果發生,則發出報警信息,提示監控人員進行關注處理;
(4)區域入侵檢測:對所述視頻圖像進行智能分析,判斷物體穿越預定的多邊形區域邊界進入到警戒區域內時,發出報警提示,并保存事件發生時的錄像片段,報警狀態在該物體離開時自動解除;
(5)交通安全監控:從所述視頻圖像中提取出車牌圖像特征,根據預設車牌識別算法對車牌的顏色進行識別,以判斷出車輛類型,在判斷出車輛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車牌號碼進行圖像識別,獲取車牌號碼,存儲所述車牌號碼以由于后續查閱和比對;對車輛進行測速和超速判斷,并對車輛進行定位拍攝,生成車輛超速數據,對超速車輛圖片進行二次識別和確認,并超速車輛圖片發送到攔截點進行處理;
(6)防火防盜監控:對所述視頻圖像進行智能分析,判判斷視頻圖像中是否出現符合預設火焰條件或煙霧條件的圖像特征,如果有則判斷視頻圖像所對應區域出現火焰或煙霧,發出報警信息,提示監控人員進行火情處理;
所述移動終端與所述智能遠程監控平臺進行通信,用于接收來自所述智能遠程監控平臺的報警信息,并在收到所述報警信息,及時向相關人員或設備推送報警處理通知,并實時獲取報警處理進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園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遠程監控平臺還用于完成智能停車,包括:車輛進入停車場時,將識別出的車牌號碼作為唯一性的識別標志進行存儲;當車輛離開停車場時,再次自動提取出場車輛的車牌號碼,讀卡時對比顯示車輛信息,同時自動調出該車的入場圖像對比顯示,以確認入場和出場的車輛是否為同一輛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園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遠程監控平臺還用于提供遺留物和物品盜移監控,包括:從所述視頻圖像中分析出物品特征,并進一步根據預設遺留物監測分析算法,自動分析視頻圖像中的物品特征在預設的敏感區域中停留時間是否超過閾值,如果是,則發出報警信息,提示監控人員進行關注處理;以及在監測到預設目標區域中的物品被移走時間超過閾值時,發出報警信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園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遠程監控平臺內設置有存儲設備,用于存儲各個時段的視頻圖像及智能分析結果,其中,所述智能遠程監控平臺采用HDFS文件系統進行存儲。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園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報警裝置,所述報警裝置安裝于校園內建筑的門口、校園保安處位置,采用聲光報警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園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為手機或平板電腦。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園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視頻監控裝置和所述校園保衛處的主控機采用采用超五類網線和光纖與所述智能遠程監控平臺進行通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迪科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迪科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969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