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伸縮調節管及具有該伸縮調節管的摻水管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6696.0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33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徐兆強;姜雷;王顯榮;徐巖松;黃小釗;孟月月;王力;張晨曦;王文濤;柳盛森;梁耀文;羅鵬飛;王文鋼;袁鳴;周翔;楊璐;陳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7/00 | 分類號: | E21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伸縮 調節 具有 水管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伸縮調節管及具有該伸縮調節管的摻水管柱,伸縮調節管包括中心管、套在中心管外的套管和連接在中心管上端的上接箍,中心管的外螺紋與套管的內螺紋相嚙合;上接箍的下端開口與中心管的上開口連通;伸縮調節管還包括均間隔套在中心管外的上外筒和下外筒、下短節、及設置在上外筒的內壁上端與中心管的外壁之間的至少一個密封圈,上外筒下端連接在套管上端;下外筒上端連接在套管下端,下短節上端連接在下外筒下端;下短節的上端開口與下外筒的下開口連通;中心管上端伸出上外筒,中心管下端位于外套組件中;中心管的向上和向下螺旋,使其上端分別向上伸出和向下縮進。本發明可調節伸縮調節管的長度,以適應井口的高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摻水采油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伸縮調節管和具有該伸縮調節管的摻水管柱。
背景技術
高凝油因具有較高的含蠟量,凝固點高,在開采舉升過程中,沿程熱損失使產出液溫度不斷下降,高凝油冷凝激增,流動阻力增大甚至無法流動,通常在到達井口之前高凝油就凝固了,凝固之后高凝油就不流動,導致抽油桿也無法上下運動,造成卡井。在實際生產中,必須通過沿程加熱使井筒液溫高過凝固點以上一定溫度后,方能舉升采油。
目前高凝油有兩種加熱開采方法:1、泵上空心桿電纜熱線加熱降凝方法;2、電熱油管加熱降粘方法,以上兩種方法均具有能耗高、投資大的缺點。采用方法1開采,平均單井日耗電849千瓦時,單井投資18.95萬元;采用方法2開采平均單井日耗電740千瓦時,單井投資11.6萬元。因此,高能耗大幅度地增加了采油成本,嚴重地制約了高凝油的開采效益。
在生產現場的作業操作過程中,需要配備摻水管柱,通過摻水管柱往井筒中注入熱水,使抽油桿能伴熱生產,避免冷凝。還可以增加抽油桿的含水比,原油形成水包油,降低原油的分子接觸能力。在井筒中下入與抽油桿平行的摻水管柱之后,由于摻水管柱的長度無法配備準確,通常摻水管柱的上管口很難正好配到井口,必須采用電氣割等方式,將多余的摻水管柱割掉,再在割斷的摻水管柱上焊接一個接箍,摻水法蘭裝置才能安裝,在井場上這種操作過程很不安全,嚴重影響了摻水工藝的大面積推廣。
發明內容
為解決管柱高度位置不能方便地進行調整,通過切割摻水管柱以調整其長度,操作不安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伸縮調節管及具有該伸縮調節管的摻水管柱,可以方便地調節伸縮調節管的長度,伸縮調節管的上端能適應外界的工具管柱的高度。摻水管柱避免了對其上端進行切割,通過旋轉中心管即可適應井口的摻水法蘭裝置,使雙管摻水采油工藝技術得以大面積推廣。
本發明提出一種伸縮調節管,所述伸縮調節管包括伸縮組件和外套組件;
所述伸縮組件包括中心管、套設在所述中心管外側的套管和連接在所述中心管上端的上接箍;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上設置外螺紋,所述套管的內壁上設置能與所述外螺紋相嚙合的內螺紋;所述上接箍上設置第一貫通孔,所述第一貫通孔的下端與所述中心管的上開口連通;
所述外套組件包括上外筒、下外筒、下短節和至少一個密封圈,所述上外筒和所述下外筒均間隔套設在所述中心管外側;各所述密封圈從上到下依次設置在所述上外筒的內壁的上端與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間,所述上外筒的下端密封連接在所述套管的上端;所述下外筒的上端密封連接在所述套管的下端,所述下短節的上端密封連接在所述下外筒的下端;所述下短節上設置第二貫通孔,所述第二貫通孔的上端與所述下外筒的下開口連通;
所述中心管的上端伸出所述上外筒,所述中心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外筒的內腔中;通過所述外螺紋在所述內螺紋中的向上螺旋運動和向下螺旋運動,所述中心管的上端分別向上伸出和向下縮進所述外套組件的內腔。
進一步地,所述外螺紋設置在所述中心管的中部;
所述伸縮組件還包括一擋環,所述擋環套裝在所述中心管的下部,所述擋環的外徑大于所述套管的內徑;通過所述中心管的向上伸出帶動所述擋環同步向上運動,直至所述擋環擋止在所述套管的下端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66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鉆井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水平井完井管柱導向減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