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微控制器的無線存儲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5903.0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84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07 |
| 發明(設計)人: | 黃繼偉;柯玉山;陳阿輝;黎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6 | 分類號: | G06F3/06;G06F16/17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控制器 無線 存儲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微控制器的無線存儲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服務器端以及客戶端;服務器端包括:服務器端主控模塊以及分別與服務器端主控模塊相連的服務器端WiFi無線通信模塊、電源模塊、存儲模塊;客戶端模塊包括:客戶端主控模塊以及客戶端WiFi無線通信模塊。客戶端與服務器端之間通過無線的方式通信,文件的傳輸基于TFTP協議,而文件名和控制命令使用簡單的數據交換語言,同時支持上傳和下載的功能。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基于微控制器的無線存儲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種無線存儲的系統,其結構簡單實用,具有很好的拓展性和便利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存儲相關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基于微控制器的無線存儲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目前,已有的存儲技術大都是通過有線的方式將存儲服務器與存儲設備連接起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對移動設備的使用越來越多,對無線存儲和多用戶訪問,存儲下載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現有的有線連接方式的存儲系統操作表現的非常的繁瑣。相對于個人計算機有大容量的硬盤,便攜式設備從成本和實用的角度都無法對其直接大量擴容。因此,無線存儲系統的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微控制器的無線存儲系統及其控制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微控制器的無線存儲系統,包括一服務器端以及一客戶端;所述服務器端包括:服務器端主控模塊以及分別與該服務器端主控模塊相連的服務器端WiFi無線通信模塊、電源模塊、存儲模塊;所述客戶端模塊包括:客戶端主控模塊以及客戶端WiFi無線通信模塊。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客戶端為一智能手持終端。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塊包括一CC3200;所述CC3200的PIN21/SOP2引腳與第一電阻(R13)的一端相連并接入一三相開關的第一相一端;所述CC3200的SOP1引腳與第二電阻(R12)的一端相連并接入所述三相開關的第二相的一端;所述CC3200的SOP0引腳與第三電阻(R11)的一端相連并接入所述三相開關的第三相的一端;所述第一電阻(R13)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電阻(R12)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電阻(R1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三相開關第一相、第二相以及第三相的另一端經一第四電阻(R10)接入所述電源模塊的3.3V供電端;所述CC3200的VDD_ANA2引腳與所述電源模塊的3.3V供電端相連;所述CC3200的VCC引腳與所述電源模塊的VBAT_CC端相連;所述CC3200的nReset引腳接一重啟電路。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服務器端還包括一OLED顯示屏;該OLED顯示屏的第一引腳接地,第二引腳接入所述電源模塊的3.3V供電端,第三引腳與所述CC3200的PIN05引腳相連,第四引腳與所述CC3200的PIN07引腳相連,第五引腳與所述CC3200的PIN50引腳相連,第六引腳與所述CC3200的PIN45引腳相連。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存儲模塊采用SD卡;所述SD卡的DAT0_DO引腳經第一排阻(R21)中第一電阻的一端接入所述CC3200的PIN64 引腳;所述SD卡的VSS引腳接地;所述SD卡的VDD接入所述電源模塊的3.3V供電端;所述SD卡的CLK_SCLH引腳經所述第一排阻中第二電阻的一端接入所述CC3200的PIN01引腳;所述SD卡的CMD_DI引腳經所述第一排阻中第三電阻的一端接入所述CC3200的PIN02引腳;所述第一排阻中第一電阻至第三電阻的另一端均接入所述電源模塊的3.3V供電端;所述SD卡的PAD1引腳、PAD2引腳、PAD3引腳以及PAD4引腳均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59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提高植物非生物脅迫耐性的構建體和方法
- 下一篇:發動機油氣分離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