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風洞試驗模型繞流密度投影場的視頻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5854.0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603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潤;張征宇;黃敘輝;李平;唐亮;范金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高速空氣動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9/06 | 分類號: | G01M9/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鄧世燕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綿***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洞試驗 模型 密度 投影 視頻 測量方法 | ||
1.一種風洞試驗模型繞流密度投影場的視頻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風洞試驗的試驗現場搭建光路,其中:相機的光軸與風洞坐標系的z軸平行,背景板與風洞坐標系的z軸垂直,在背景板上布置行列相間的圓形標記點;測量背景板到風洞試驗段中心平面間的距離ZD,測量背景板上至少3個圓形標記點在風洞坐標系下的坐標值;
步驟二、利用背景板上圓形標記點在風洞坐標系中的已知坐標值,標定相機的位置參數(Xs,Ys,Zs)與姿態參數(φ,ω,κ),及相機的內參數,計算背景板到攝影中心之間的距離ZB=|ZS|+ZD;
步驟三、在無擾動流場時,用相機拍攝背景板的圖像作為參考圖像,在有擾動流場時,使用相機拍攝背景板的時序圖像;
步驟四、計算t時刻有擾動流場時,從背景板上給定標記點A出發到攝影中心的光束穿過擾動流場時的偏折位移△X(i,j)和△Y(i,j)、偏折角和
步驟五、計算t時刻擾動流場內E點的密度投影:
設攝影中心O、背景板上標記點A的連線與擾動流場中心平面的交點為E;
1)按如下公式計算E點參考密度ρref:
式中,R為氣體常數,p0為風洞試驗的總壓,Ma為風洞試驗的馬赫數,T0為風洞試驗的總溫;
2)按如下公式計算E點參考折射率nref:
nref=1+KGDρref
式中,KGD為常數;
3)計算未知數a、b:
式中,L為風洞試驗段在z方向的邊長,
4)計算E點的折射率投影nE、密度投影ρE:
ρE=(nE-1)/KGD。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洞試驗模型繞流密度投影場的視頻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標記點為黑底白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洞試驗模型繞流密度投影場的視頻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景板到攝影中心的距離ZB大于背景板最小外接矩形的對角線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洞試驗模型繞流密度投影場的視頻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從給定標記點A出發到攝影中心的光束穿過擾動流場時的偏折角小于10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風洞試驗模型繞流密度投影場的視頻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折位移和偏折角的計算方法為:
將標記點A在無擾動流場時在相機CCD上的像點記為B,t時刻有擾動流場時的像點記為B',B'與攝影中心O的連線與背景板的交點記為A';
1)設A為背景板上第i行、第j列的標記圓點,利用共線方程計算A在風洞坐標系下的x、y坐標值,記為X(i,j)、Y(i,j);A'在風洞坐標系下的x、y坐標值,記為X(i,j)'、Y(i,j)';
2)標記點A在x、y方向的偏折位移△X(i,j)、△Y(i,j)的計算方法為:
△X(i,j)=X(i,j)'-X(i,j);
△Y(i,j)=Y(i,j)'-Y(i,j);
3)從標記點A出發到攝影中心的光束穿過擾動流場時的偏折角的計算方法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高速空氣動力研究所,未經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高速空氣動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585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