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圓錐滾子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5761.8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50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鈴木章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捷太格特 |
| 主分類號: | F16C33/66 | 分類號: | F16C33/66;F16C19/36;F16C33/46;F16C33/56;F16C33/5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方應星;高培培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圓錐 滾子 軸承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圓錐滾子軸承。圓錐滾子軸承具備外圈、內圈、圓錐滾子、保持器、潤滑油保持構件。保持器為樹脂制。由于保持器為樹脂制,因此不使保持器與潤滑油保持構件接觸而能夠實現圓錐滾子軸承的小型化。
在2015年12月17日提出的日本專利申請2015-245959的公開,包括其說明書、附圖及摘要作為參照而全部包括于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圓錐滾子軸承,尤其是涉及在圓錐滾子滾動的空間內積存潤滑油的圓錐滾子軸承。
背景技術
圓錐滾子軸承具備外圈、內圈、多個圓錐滾子及保持器。圓錐滾子以圓錐滾子滾動的方向的軸相對于圓錐滾子軸承的軸心傾斜的方式配置。圓錐滾子的大徑的底面(以下,也稱為大端面)與小徑的底面(以下,也稱為小端面)相比配置在軸承的徑向外方。
作為圓錐滾子軸承的特性,要求提高圓錐滾子的大端面和內圈中的與圓錐滾子的大端面接觸的面(以下,也稱為大突緣面)的相對于燒結的耐性、及抑制圓錐滾子軸承的保持器的兜孔面的磨損。作為這樣的圓錐滾子軸承,已知有在外圈安裝潤滑油保持構件,且在潤滑油保持構件與外圈之間的空間內積存潤滑油的圓錐滾子軸承(例如,日本特開2008-057791號公報、日本特開2008-223891號公報)。
在圓錐滾子軸承中,潤滑油保持構件以成為一體的方式安裝于外圈。相對于此,在軸承旋轉時,保持器相對于外圈旋轉。因此,若保持器與潤滑油保持構件接觸,則在兩者之間產生摩擦,有時對軸承的旋轉動作造成影響。
通常,保持器通過金屬而沖壓成型,因此難以變更保持器的形狀。因此,為了將保持器與潤滑油保持構件配置成不接觸,需要將潤滑油保持構件的軸向的尺寸增大成在潤滑油保持構件與保持器之間能夠確保間隙的程度。
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圓錐滾子軸承的設置的自由度而存在圓錐滾子軸承的小型化的要求。因此,優選實現潤滑油保持構件的小型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在具有潤滑油保持構件的圓錐滾子軸承中,抑制保持器與潤滑油保持構件之間的摩擦的產生并實現圓錐滾子軸承的小型化。
本發明的一方式的圓錐滾子軸承的結構上的特征在于,具備:外圈,在內周面具有第一滾道面;內圈,在外周面具有第二滾道面,且配置在與外圈相同的軸上;多個圓錐滾子,配置在第一滾道面與第二滾道面之間的空間內,并且每個圓錐滾子以滾子軸心隨著從小徑側底面朝向大徑側底面而從軸承軸心分離的方式相對于軸承軸心傾斜配置;樹脂制的保持器,形成有收容多個圓錐滾子的多個兜孔;及潤滑油保持構件,與外圈固定成一體。潤滑油保持構件包括:圓環狀的環狀部;及圓筒狀的筒狀部,該筒狀部的軸向外方的端部與環狀部的徑向外方的端部連接,并且該筒狀部固定于外圈的軸向上的兩個端部中的接近大徑側底面的端部。
附圖說明
前述及后述的本發明的特征及優點通過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的說明并參照附圖而明確,其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部件。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圓錐滾子軸承的整體的剖視圖。
圖2是實施方式1的圓錐滾子軸承的剖視圖。
圖3是內圈的剖視圖。
圖4是保持器的立體圖。
圖5是外圈及潤滑油保持構件的剖視圖。
圖6是實施方式1的圓錐滾子軸承的剖視圖。
圖7是變形例1的圓錐滾子軸承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捷太格特,未經株式會社捷太格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576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