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木質素合成途徑中上位性效應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3560.4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63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強;鞏琛銳;杜慶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58 | 分類號: | C12Q1/68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貴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木質素 合成 途徑 上位 效應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木質素合成途徑中上位性效應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已知木質素合成通路,選取參與合成木質素單體的基因作為目的基因;2)對待測樣品目的基因進行InDel位點基因型分型,獲得待測樣品的基因型數據;3)根據待測樣品的基因型數據和待測樣品的木質素含量,用epiSNP軟件計算目的基因的上位性效應位點;4)對上位性效應位點間的上位性效應的顯著性進行檢測驗證。本發明所述方法利用InDel位點基因型分型,采用簡單的PCR就可以精準、簡便的測定木質素合成通路中的上位性效應,實驗技術成熟,操作簡便,檢測通量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子生物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木質素合成途徑中上位性效應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上位性效應是指在群體遺傳學和數量遺傳學中,非等位基因間的遺傳效應為非相加性時,他們之間的遺傳效應稱為上位性效應,也就是位于不同基因座上的基因相互之間產生的非加性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上位性效應是物種分化、適應性以及雜種優勢的重要遺傳機制。
木質素(Lignin)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植物體中的無定形、分子結構中含有氧代苯丙醇或其衍生物結構單元的芳香性高聚物,其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木質部中,維持極高的硬度并以此支撐整株植物的重量。木質素主要由三種木質素單體組成,包括p-香豆醇、松柏醇和芥子醇。木質素作為植物體中重要的組成成分,對其合成途徑中的分子遺傳學效應,尤其是合成途徑中上位性效應進行檢測,對于木質素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現有技術中并沒有關于對木質素上位性效應進行有效檢測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木質素合成途徑中上位性效應檢測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木質素合成途徑中上位性效應檢測方法,包括
以下步驟:
1)根據已知木質素合成通路,選取待測樣品中參與合成木質素單體的基因作為目的基因;
2)對所述目的基因進行InDel位點基因型分型,獲得待測樣品的基因型數據;
3)根據所述待測樣品的基因型數據和待測樣品的木質素含量,用epiSNP軟件計算具有上位性效應的位點;
4)對所述上位性效應位點間的上位性效應的顯著性進行檢測驗證。
優選的,所述待測樣品為毛白楊。
優選的,所述目的基因為咖啡酰-輔酶A甲基轉移酶基因6,PtoCCoAOMT6和4-香豆酸-輔酶A連接酶基因7,Pto4CL7。
優選的,所述步驟2)包括以下步驟:
2.1)根據咖啡酰-輔酶A甲基轉移酶基因6,PtoCCoAOMT6和4-香豆酸-輔酶A連接酶基因7,Pto4CL7設計引物,以待測樣品基因組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獲得目的基因全長序列,將所述目的基因全長序列進行多重比對,得到InDel位點;
2.2)根據所述InDel位點設計PCR擴增標記引物,所述PCR擴增標記引物包括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所述正向引物的5'末端采用熒光基團修飾;
2.3)用所述PCR擴增標記引物對待測樣本基因組DNA進行PCR擴增,用毛細管熒光凝膠電泳檢測得到的擴增產物:若擴增產物中有兩條條帶,則該InDel位點的基因型為雜合型SL;若擴增產物中有一條條帶且片段大小與雜合型SL中大的片段相同,則該InDel位點基因型為插入純合型LL;若擴增產物中有一條條帶且片段大小與雜合型SL中小的片段相同,則表示該InDel位點為缺失純合型S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林業大學,未經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356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輪胎
- 下一篇:預傾角測定裝置及預傾角測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