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核殼結構鈷酸鋰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1590.1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32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魏衛;白珍輝;高利亭;盧興華;朱曉沛;吳劍文;周宏寶;周玉林;江衛軍;蘇迎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國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52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劉冬梅;路永斌 |
| 地址: | 301802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鈷酸鋰材料 摻雜元素 核殼結構 基體材料 重量百分比 摻雜物 前驅體 鈷源 鋰源 制備 摻雜 充放電過程 熱處理 摻雜量 鈷酸鋰 粉化 過篩 核殼 殼均 煅燒 融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核殼結構鈷酸鋰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材料的核和殼均以鈷酸鋰為基體,在核中任選地摻雜有摻雜元素A,在殼中摻雜有摻雜元素X,其中,所述摻雜元素X在殼中的重量百分比大于摻雜元素A在核中的重量百分比。所述方法如下:1、將鋰源、鈷源和摻雜物A’混合,然后依次煅燒、粉碎和過篩,得到核基體材料;2、將鋰源、鈷源和摻雜物X’混合,得到殼前驅體;3、將殼前驅體與核基體材料混合,然后進行熱處理,得到核殼結構鈷酸鋰材料。所述核殼結構鈷酸鋰材料的結構新穎,核和殼是同一種基體材料,只是摻雜量略有差異,核殼之間很好的過度融合在一起的,在充放電過程中不會發生裂紋或粉化的情況;本發明所述方法簡單、易于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領域,尤其涉及鈷酸鋰材料,特別地,涉及一種核殼結構鈷酸鋰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鈷酸鋰(LiCoO2)材料具有電壓高,比容量高等優點,是3C類電子產品中應用最普遍的材料,目前市場中使用的鈷酸鋰對于提高體積能量密度有著迫切的愿景。而提高體積能量密度的兩個途徑:一是提高鈷酸鋰的壓實密度,二是提高鈷酸鋰的使用電壓。提高壓實密度在目前的電池制作體系中可發揮的空間已經相當有限,所以要提高鈷酸鋰的體積能量密度,只有通過提高使用電壓。但是,鈷酸鋰材料為層狀結構,這種結構在高電壓下充放電過程中,容易出現鋰深度脫出,故而使層狀結構變形,電池的循環性能、高溫性能和安全性能就會急劇的惡化。所以,提高電壓最關鍵的是提高LiCoO2材料的結構穩定性。
在現有技術中,為了提高鈷酸鋰材料的結構穩定性,會在鈷酸鋰材料內摻雜一些元素,但是這些摻雜的物質是沒有電化學活性的,其在材料內部會導致材料克容量的降低。還有一種方式是在鈷酸鋰表面設置包覆層,所述包覆層不能與內部的鈷酸鋰材料完全相容,這樣,包覆層會導致倍率性能差,電池內阻大等缺點,這跟我們提高鈷酸鋰材料體積能量密度的初衷是相悖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人進行了銳意研究,制備了一種核殼結構鈷酸鋰材料,里面的核結構是不摻雜或者少量摻雜的鈷酸鋰材料,外面的殼結構是摻雜量較多或者摻雜元素種類較多的鈷酸鋰材料。由于核和殼是同一種基體材料,只是摻雜量略有差異,所以核殼之間不存在界面是很好的過度融合在一起的。這種核殼結構的鈷酸鋰材料不僅會提高LiCoO2材料在高電壓下的結構穩定性,而且能在穩定結構的同時使容量發揮到最大,保持好的倍率性能和優良的電導率,從而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核殼結構鈷酸鋰材料,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一種核殼結構鈷酸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核和殼均以鈷酸鋰為基體,在核中任選地摻雜有摻雜元素A,在殼中摻雜有摻雜元素X,其中,
所述摻雜元素A和摻雜元素X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摻雜元素X與殼的重量百分比大于所述摻雜元素A與核的重量百分比。
(2)根據上述(1)所述的材料,其中,所述摻雜元素A和所述摻雜元素X分別獨立地選自B、Mg、Al、Mn、Ni、Ca、Zr、Cr、Ti、Cu、Zn、Y、Ce、Sm、Pr、La、Mo、Nb、Sn、Ga、V、F、Cl、Br、I和S中的一種或多種。
(3)根據上述(1)或(2)所述的材料,其中,
所述摻雜元素A占核的重量百分比為0~3wt%,優選為0.001~2wt%,更優選為0.01~1wt%(;和/或
所述摻雜元素X占殼的重量比為0.01~5wt%,優選為0.3~3wt%,更優選為0.9~1.5wt%。
(4)根據上述(1)至(3)之一所述的材料,其中,所述殼與所述核的重量比為(0.5~35):100,優選為(1~20):100,更優選為(2~15):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國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國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15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