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藥膳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0075.1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0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以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以棟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25/00;A61P25/20;A23L33/105;A23L7/1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陸夢云 |
| 地址: | 5413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神經衰弱 制備 中藥藥膳 治療 無毒副作用 重量份配比 耐藥性 服用方便 寧心安神 陰虛火旺 滋陰清熱 熟地 北沙參 成癮性 原料藥 重量份 熬煮 粳米 去渣 洗凈 玉竹 粥食 枸杞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藥膳及其制備方法,是由按重量份配比計的熟地22?27、北沙參12?17、玉竹12?17、枸杞12?17洗凈后,用布包好煎湯,去渣,與150?200重量份的粳米一同熬煮成粥食服用即可。本發明中各原料藥均為常用藥物,原料廉價易得,治療費用低,制備服用方便,無毒副作用,不會產生成癮性和耐藥性,具有滋陰清熱,寧心安神等作用,特別是對陰虛火旺所致的神經衰弱療效更加確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膳,具體是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藥膳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神經衰弱是指由于長期處于緊張和壓力下,出現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乏現象,常伴有情緒煩惱、易激惹、睡眠障礙、肌肉緊張性疼痛等;多因患者長期受有精神創傷或突然受到某種精神刺激而形成,主要癥狀為失眠、心悸、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頭昏痛、易煩躁、食欲不振等。近年來,由于社會競爭壓力大,工作、學習過度緊張,休息和睡眠無規律,神經衰弱的患者逐漸呈上升趨勢。
目前,針對神經衰弱的療法主要是依賴安定等安眠鎮靜劑進行治療,但這些藥物副作用較大,易產生成癮性和耐藥性,不宜長期服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副作用小、療效顯著的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藥膳及其制備方法。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藥膳,主要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制成:
熟地22-27
北沙參12-17
玉竹12-17
枸杞12-17
粳米150-200。
上述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藥膳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熟地、北沙參、玉竹、枸杞洗凈后,用布包好煎湯,去渣;
(2)將粳米加入步驟(1)的藥湯熬煮成粥食即可。
配方中所述各原料藥均為常用藥物,在《中藥大辭典》中均有記載,其中:
熟地:具有補血滋陰等功效,常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等癥;
北沙參: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等功效,常用于肺熱燥咳、熱病津傷口渴等癥;
玉竹:具有養陰、潤燥、除煩、止渴等功效,常用于熱病陰傷、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等癥;
枸杞: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等功效,常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等癥;
粳米:具有補中養胃、益精強志、聰耳明目,和五臟、通四脈,止煩,止渴等功效。
本發明的優點是:各原料藥均為常用藥物,原料廉價易得,治療費用低,制備服用方便,無毒副作用,不會產生成癮性和耐藥性,具有滋陰清熱,寧心安神等作用,特別是對陰虛火旺所致的神經衰弱療效更加確切。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藥膳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稱取熟地25克、北沙參15克、玉竹15克、枸杞15克洗凈后,用布包好煎湯,去渣;
(2)將180克粳米加入步驟(1)的藥湯熬煮成粥食服用,每天1次,連服7天。
應用實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以棟,未經黃以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00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羊混合感染的中獸藥
- 下一篇:一種治療腎炎的中藥組方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