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軌道車輛空心鋁合金型材壓彎模具對型材的壓彎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0065.8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35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1 |
| 發明(設計)人: | 韓鋒;王勇;王兆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7/06 | 分類號: | B21D7/06;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長春菁華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田春梅 |
| 地址: | 130062 ***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車輛 空心 鋁合金 型材壓彎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1.利用軌道車輛空心鋁合金型材壓彎模具對型材的壓彎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篩選符合下述標準的需要進行壓彎成型的空心鋁合金型材(1):T6狀態下的并且橫斷面為矩形的單型腔或雙型腔空心鋁合金型材;空心鋁合金型材(1)的長度≥外側圓弧段MN弦長的2倍,空心鋁合金型材(1)在壓彎前的高度H≤90mm,其在壓彎后所要求的鋁合金型材外側圓弧段MN的半徑R≥600mm,壓彎后所要求的鋁合金型材內側圓弧段EF的半徑R1=R-H,外側圓弧段MN的彎曲角度與內側圓弧段EF的彎曲角度均為α,且α≤7度,每一個型腔的寬度W≤70mm,型材斷面的最小壁厚t≥5mm;
步驟二:將軌道車輛空心鋁合金型材壓彎模具的上模座(3)、下模座(2)分別與壓力機的上滑塊和工作臺連接,壓力機開啟時,使壓力機帶動壓彎模具的上模座(3)和凸模(4)一起升高,并使壓彎模具的凸模(4)與凹模(5)彼此分離;所述軌道車輛空心鋁合金型材壓彎模具的凸模(4)的上端與上模座(3)固連,凹模(5)的下端與下模座(2)的上端固連;凸模(4)的下端面包括凸模圓弧段AB、與凸模圓弧段AB的左端相切的凸模左側直線段以及與凸模圓弧段AB的右端相切的凸模右側直線段;凸模圓弧段AB的半徑為r;凹模(5)的上端面包括凹模圓弧段CD、與凹模圓弧段CD的左端相切的凹模左側直線段以及與凹模圓弧段CD的右端相切的凹模右側直線段;凹模圓弧段CD的半徑為r1;r1=r+H;凸模右側直線段與凹模右側直線段平行,凸模左側直線段與凹模左側直線段平行,凸模圓弧段AB與凹模圓弧段CD的圓心角均等于β,且β滿足表達式(1):式(1)中,α為空心鋁合金型材(1)的圓弧段彎曲角度,R為壓彎后的鋁合金型材外側圓弧段MN的半徑,r1為凹模圓弧段CD的半徑,β為凸模(4)的圓弧段彎曲角度;凸模(4)下端面與凹模(5)上端面的最小間距等于H,且r1-r≥H;設凸模圓弧段AB的半徑r與壓彎后鋁合金型材內側圓弧段EF的半徑R1的比值為k,且比值k的取值范圍是:0.77≤k≤0.82;所述凸模(4)下端面和凹模(5)上端面在沿凸模圓弧段AB所在平面的法線方向上的延展厚度為D,D≥2×W+3×t,W為型腔的寬度,t為型材斷面的最小壁厚;
步驟三:將步驟一所述符合條件的空心鋁合金型材(1)沿著平行于凹模(5)的弦長的方向放置在凹模(5)的上端面上;
步驟四:壓力機下行,使壓力機帶動上模座(3)和凸模(4)一起下行,并使步驟一所述符合條件的空心鋁合金型材(1)在凸模(4)與凹模(5)的共同作用下彎曲成型;
步驟五:使壓力機回程,并從模具上取下壓彎成型后的空心鋁合金型材(1),即可完成利用軌道車輛空心鋁合金型材壓彎模具對空心鋁合金型材(1)的壓彎工藝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006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應用齒輪齒條進行料片扭轉加工的彎曲模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彎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