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依賴兩種白蟻的荔枝菌人工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9282.5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0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宋詩麗;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聚焦先導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9031 廣東省珠海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依賴 白蟻 荔枝 人工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野生菌人工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依賴兩種白蟻的荔枝菌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荔枝菌,素有嶺南菌王之稱,每年農歷五月初一開始生長到夏至時節、荔枝成熟結果之時段,但總是曇花一現,生長期不長,僅一個月左右,十分珍貴。荔枝菌在荔枝林潮濕的白蟻窩上,經過高溫多雨、驟出太陽驟降大雨的催谷,迅速生長起來。一趟摘完,只要不毀壞白蟻窩,過幾天又會新長一批荔枝菌。荔枝菌一般在午夜生長,略呈紡紗綞形狀,長達10-20厘米,菌尖似一把收緊的小雨傘,味道極之清鮮、爽口。由于荔枝菌對生長條件要求極為苛刻,其與白蟻的共生互作分子機制亦不清楚,尚無其人工培植技術報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依賴兩種白蟻的荔枝菌人工栽培方法,在人工構建白蟻窩的基礎上通過兩種白蟻的協同作用,在保持荔枝菌野生口味的同時增加其菌體的氨基酸含量。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依賴兩種白蟻的荔枝菌人工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白蟻養殖:采用白蟻蹤跡信息素誘集黑翅土白蟻和海南土白蟻,脫翅,以3~5:1的比例混合黑翅土白蟻、海南土白蟻,然后置于飼養池,飼養池中含有木屑土,其中木屑土由木屑、松散土壤以5~7:1混合而成,育種至蟻巢成形,將巢室轉移至預先分隔好蟻窩的育種池中定植;
(2)荔枝菌栽培:將母種塊發育成的菌絲球移植到飼養池的蟻窩中,平均每個蟻窩定植12~16株,覆蓋木屑土,遮光,保持木屑土含水量為60~75%,培育至菌株的菌蓋完全撐開,采收地面成熟菌株。
所述方法步驟(1)中的白蟻蹤跡信息素為十二碳烯醇、2-苯氧乙醇、脂肪酸、十二碳三烯醇或β-甜沒藥烯。
所述方法步驟(1)中的白蟻蹤跡信息素的濃度為0.6~1.0ng/cm2。
所述方法中木屑土的木屑為柚木屑、杉木屑、橡木屑、楝木屑、樺木屑、櫸木屑、松木屑或楊梅木屑。
所述方法中木屑土還含有12~15%的白砂糖。
所述方法步驟(2)中培養菌絲球的培養基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木屑50~60份,碎雜草10~14份,麥芽糖1~3份,草酸銨0.8~1.2份;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6.8。
所述方法步驟(2)荔枝菌培育期間每隔2~4d補充1次木屑土。
荔枝菌(Litchi chinensis Bacterium)為廣州地區荔枝收獲時期上市的一種野生菌。荔枝菌子實體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特別是我國主糧中缺少的賴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較高。
白蟻作為社會性昆蟲,與同為社會性昆蟲的螞蟻一樣,其種間存在社群封閉性:即社群內相互合作和利它,而社群間相互排斥,甚至有強烈的進攻性。同時白蟻屬昆蟲綱等翅目,是最古老的社會性昆蟲,大多數種類營地下隱蔽生活且視覺退化,需要依靠信息素來調節種群生活和進行相關通訊。通過對白蟻信息素的研究,以掌握白蟻的通訊方法,進而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及其類似物來引誘白蟻。蹤跡信息素是動物分泌的用于標記同種個體行進路線,也可標記集體行動時的行進路線。白蟻蹤跡信息素主要為醇、醛、烴類物質。
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是一種筑大型巢的土棲性白蟻,它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常對土質堤壩、林木、綠地和農作物等造成嚴重危害。海南土白蟻[Odontotermes hainanensis(Light)]是廣東省土質堤壩和林業的主要白蟻危害種。在荔枝菌的菌圃中黑翅土白蟻和海南土白蟻均有發現。
荔枝菌與白蟻相互共生是為了去適應外界多變的環境條件。在這一共生的相互關系中,白蟻通過分泌蟻酸,可以選擇性的抑制蟻巢內細菌和其他真菌的生長,為真菌的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微環境,此外,蟻巢內白蟻搬回的植物碎片是真菌生長最好的菌圃材料;作為回報,雞樅菌為白蟻提供氮源豐富的由其次生菌絲扭結而成的小白球作為食物。一般蟻巢中的小白球的數量與白蟻的數量是平衡的,但是每年雨季蟻巢進行分飛之后,蟻巢中白蟻的生物量會下降一半,這時大量剩余的小白球發育成為雞樅菌原基而長出子實體。同時荔枝菌可以完全分解蟻巢內的植物碎片,為白蟻的生存提供豐富的碳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白蟻蹤跡信息素引誘、收集黑翅土白蟻、海南土白蟻,構建含兩種白蟻的蟻窩,利用黑翅土白蟻、海南土白蟻社群內相互合作和利它的作用,協同促進荔枝菌的生長,可顯著提高荔枝菌中氨基酸含量,尤其賴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含量,栽培方法簡易,成本低,經濟價值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聚焦先導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珠海聚焦先導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92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橙蓋鵝膏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自動化蘑菇澆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