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膨潤土配料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5935.2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598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萬成;廖遠峰;楊百順;向成功;趙力;周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243 | 分類號: | C22B1/243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匯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華;溫黎娟 |
| 地址: | 6149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膨潤土 精礦粉 膨潤土層 輸送帶 膠帶輸送機 避免污染 膠帶輸送 外界隔絕 物料損失 上表面 粘附 散發 暴露 覆蓋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膨潤土配料方法及裝置,膨潤土和精礦粉添加至膠帶輸送機上輸送,精礦粉位于下部直接與膠帶輸送機的輸送帶接觸,精礦粉的上部添加膨潤土層,并且在膨潤土層的上表面還覆蓋有使膨潤土層與外界隔絕的精礦粉。本發明所述的膨潤土配料方法及裝置利用精礦粉包裹住膨潤土,避免膨潤土暴露在空氣中,從而能有效避免膨潤土不斷散發,也避免膨潤土粘附在輸送帶,降低物料損失,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膨潤土的利用率,避免污染空氣,保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球團礦的配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膨潤土配料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膨潤土是以蒙脫石為主要礦物成分的非金屬礦產,具有強的吸濕性和膨脹性,可吸附8~15倍于自身體積的水量,體積膨脹可達數倍至30倍;在水介質中能分散成膠凝狀和懸浮狀,這種介質溶液具有一定的黏滯性、觸變性和潤滑性;有較強的陽離子交換能力;對各種氣體、液體、有機物質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可達5倍于自身的重量;它與水、泥或細沙的摻和物具有可塑性和黏結性;具有表面活性的酸性漂白土(活性白土、天然漂白土-酸性白土)能吸附有色離子。由于膨潤土的制備工藝簡單、價格便宜、有害元素少等特點,常作為粘結劑廣泛應于球團礦生產。球團礦是高爐生產的重要原料,高爐煉鐵過程需要將球團礦熔化再分離中其中的鐵,因此膨潤土的加入將降低球團礦的品位,增加熔煉過程燃料消耗,膨潤土工藝配比每增加1%,成品球品位將下降0.5%,高爐的焦比上升0.5%~1%,膨潤土消耗量對鋼鐵企業系統成本有較大影響。
目前制作球團礦的過程中,由于膨潤土易粘附在輸送帶上,因此通常將膨潤土添加在精礦粉的表面然后由輸送帶進行輸送,但是膨潤土粒度細、質地輕,干燥后在配料和輸送過程會不斷散發,極大的降低了膨潤土的利用率,并且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危害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提供一種膨潤土配料方法及裝置,解決目前技術中傳統的膨潤土配料方法散失物料嚴重,了膨潤土的利用率低,空氣污染嚴重的問題。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膨潤土配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膨潤土和精礦粉添加至膠帶輸送機上輸送,精礦粉位于下部直接與膠帶輸送機的輸送帶接觸,精礦粉的上部添加膨潤土層,并且在膨潤土層的上表面還覆蓋有使膨潤土層與外界隔絕的精礦粉。本發明所述的膨潤土配料方法在配料的過程中利用精礦粉覆蓋住膨潤土,避免膨潤土暴露在空氣中,從而能有效避免在配料和輸送過程中膨潤土不斷散發,降低物料損失,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膨潤土的利用率,避免污染空氣,保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同時膨潤土的下方有精礦粉,從而避免膨潤土粘附在輸送帶上,同樣降低膨潤土的損失量,提高利用率。
進一步的,膨潤土配料方法的具體配料步驟為:
A、精礦粉添加至膠帶輸送機上輸送;
B、使精礦粉在膠帶輸送機輸送方向的截面上形成兩側高中間低的凹槽結構;
C、向凹槽內添加入膨潤土;
D、將精礦粉的兩側回填入凹槽覆蓋住膨潤土。
卸料至膠帶輸送機上的精礦粉通常呈中間高兩側低的錐型結構,利用裝置將其形成兩側高中間低的凹槽結構,然后在凹槽內加入膨潤土,再將兩側的精礦粉回填入凹槽內,則精礦粉能有效的將膨潤土包裹在內部,避免膨潤土與空氣接觸,從而避免膨潤土不斷散發,也避免膨潤土與輸送帶接觸粘附在輸送帶上,降低了膨潤土的損失量,提高膨潤土的利用率。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D中被覆蓋的膨潤土為吸收了水分的膨潤土,膨潤土要很好的發揮粘結效力的話,需要充分吸水并膨脹,但目前的生產過沖中,膨潤土從配料到造球環節中與水分接觸與吸收的時間非常有限,從而粘結效力較差,制作出的球團礦容易崩解,品質較差,因此本發明在配料的過程中使膨潤土預先吸收水分并膨脹,從而提高膨潤土的粘結效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593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