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型光纜及其制備方法及該微型光纜的外護套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5090.7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28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潘家樂;夏建軍;陳科曄;殷翔飛;代庸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俊知光電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4206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 光纜 及其 制備 方法 護套 | ||
1.一種微型光纜,包括纜芯,所述的纜芯由中心加強鋼絲(2)以及圍繞在中心加強鋼絲(2)外的若干根束管(3)絞合而成,且在束管(3)內設有若干根光纖(1);在纜芯外繞包不銹鋼帶(6),在纜芯最外層擠包防鼠阻燃外護套(4);所述防鼠阻燃護套內插入有若干根輔助加強鋼絲(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銹鋼帶層為雙層繞包結構,并在不銹鋼帶層表面涂覆隔熱膜;所述的隔熱膜由比例為1:2.8的UV涂料和納米氧化錫銻組成;所述的UV涂料中聚合物的比例為10%的聚氨酯丙烯酸脂Ⅱ、5%的聚氨酯丙烯酸脂X和5%的活性稀釋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光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管(3)為聚氨酯束管,束管(3)的外徑為1.6mm,壁厚0.2 mm,單根束管(3)包含至少十二根光纖。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光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加強鋼絲(2)直徑為1.2mm,纜芯直徑為4.4mm,輔助加強鋼絲(5)直徑為0.5mm。
4.一種微型光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光纖通過UV固化著色,光纖放線張力為65g±5g,收線張力為75g±5g,生產速度為1200m/min;
2)使用禿頭油針將光纖放入聚氨酯束管中,經熱水槽、冷水槽二次冷卻,熱水槽溫度在32~36℃,冷水槽溫度在28~30℃,雙輪牽引長了為5~7N,收線張力為3~5N,生產速度為400m/min;
3)將束管至于放線架上,束管放線張力為1.5~2 N,鋼絲放線張力為80~100 N,將若干根束管和加強鋼絲通過“SZ”絞合成型得到纜芯,絞合節距75~80mm,扎紗節距20~25mm,每段換向圈數為10圈;
4)在纜芯外采用“雙層繞包”成型模式繞包鋼帶層,鋼帶基帶厚度為0.15mm,雙層覆膜,膜厚度為0.05mm,鋼帶寬度為40mm;
5)采用擠制工藝,將防鼠阻燃護套擠包在鋼帶層外,防鼠阻燃護套厚度為1.6-1.8mm,擠制溫度為160~195℃,機身四段,機頭三段,共計七段,經熱水槽、冷水槽二次冷卻,熱水槽溫度在40~50℃,冷水槽溫度在20~25℃,一次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微型光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聚氨酯束管生產溫度為165~21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微型光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的擠制工藝中,采用擠壓式模具,模具的模芯上增加輔助加強鋼絲過線孔。
7.一種微型光纜的外護套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份:高密度聚乙烯100份,阻燃劑54—58份,消煙劑20—25份,EVA12—20份,碳黑4—10份,驅避劑4—8份,穩定劑0.5—1份,偏聯劑0.5—1份,潤滑劑5—10份,玲瓏草粉5—10份。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光纜的外護套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劑為氫氧化鎂,所述的消煙劑為碳氫化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俊知光電通信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俊知光電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509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