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高綠光或更長波長InGaN量子阱發光效率的方法及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3017.6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41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田愛琴;劉建平;張書明;李德堯;張立群;楊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L33/00 | 分類號: | H01L33/00;H01L33/20;H01L33/24;H01L33/32;H01S5/343;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銘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孫偉峰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高 更長 波長 ingan 量子 發光 效率 方法 結構 | ||
1.一種提高綠光或更長波長InGaN量子阱發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一具有原子臺階的襯底,所述襯底上相鄰原子臺階形成的斜切角為0.2~0.7°;
在所述原子臺階面上形成緩沖層;
在所述緩沖層上形成高溫n型GaN層;
在所述高溫n型GaN層上形成InGaN量子阱;
其中,所述InGaN量子阱的發光波長不小于520nm,所述InGaN量子阱的In組分不小于25%,所述在所述高溫n型GaN層上形成InGaN量子阱的生長方法是MOCVD。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綠光或更長波長InGaN量子阱發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相鄰兩個原子臺階形成的斜切角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綠光或更長波長InGaN量子阱發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層為低溫不摻雜GaN層,所述低溫不摻雜GaN層的厚度為10nm~30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綠光或更長波長InGaN量子阱發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n型GaN層的厚度小于5000n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綠光或更長波長InGaN量子阱發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n型GaN層的電子濃度在1017cm-3到1019cm-3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綠光或更長波長InGaN量子阱發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nGaN量子阱為不摻雜的InxGa1-xN量子阱。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綠光或更長波長InGaN量子阱發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nxGa1-xN量子阱的厚度為1nm~5nm,且所述InxGa1-xN量子阱的In組分隨InGaN量子阱發光波長的增加而增大。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提高綠光或更長波長InGaN量子阱發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級原子臺階上形成的InGaN量子阱呈原子臺階流形貌。
9.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提高綠光或更長波長InGaN量子阱發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nGaN量子阱的高度與相鄰高一級原子臺階的高度相等。
10.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方法來提高綠光或更長波長InGaN量子阱發光效率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襯底,具有原子臺階,且相鄰原子臺階形成的斜切角大于0.2°;
緩沖層,形成在所述原子臺階面上;
高溫n型GaN層,形成在所述緩沖層上;
InGaN量子阱,形成在所述高溫n型GaN層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301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