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車鎖、智能車鎖的控制方法和智能單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1128.3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099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胡志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宏寶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47/00 | 分類號: | E05B47/00;E05B7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七星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53 | 代理人: | 楊永梅 |
| 地址: | 21563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車 鎖本體 復位 閉鎖 機械傳動模塊 閉鎖動作 檢測信號 驅動車 閉鎖檢測 閉鎖指令 閉鎖狀態 開鎖狀態 預設時長 自動停止 智能 檢測車 障礙物 車鎖 關鎖 遇障 自動化 成功 | ||
1.智能車鎖,包括車鎖本體和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閉鎖執行模塊、閉鎖檢測模塊、復位執行模塊和機械傳動模塊;
所述閉鎖執行模塊,用于在接收到閉鎖指令時,控制所述機械傳動模塊驅動所述車鎖本體執行閉鎖動作;
所述閉鎖檢測模塊,用于在執行閉鎖動作的預設時長后檢測所述車鎖本體是否處于閉鎖狀態,若否,則生成對應的第一檢測信號;
所述復位執行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檢測信號控制所述機械傳動模塊驅動所述車鎖本體復位至開鎖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車鎖,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還包括開鎖檢測模塊;
所述開鎖檢測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閉鎖指令,檢測所述車鎖本體是否處于所述開鎖狀態,若是,則生成對應的第二檢測信號;
所述閉鎖執行模塊還用于,根據所述第二檢測信號控制所述機械傳動模塊驅動所述車鎖本體執行所述閉鎖動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車鎖,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還包括提醒模塊;
所述閉鎖檢測模塊還用于,在檢測到所述車鎖本體處于所述閉鎖狀態時,生成對應的第三檢測信號;
所述提醒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三檢測信號生成第一提醒信號,以及根據所述第一檢測信號生成第二提醒信號,所述第一提醒信號用于提醒用戶閉鎖成功,所述第二提醒信號用于提醒用戶閉鎖失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車鎖,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終端設備;
所述終端設備,用于接收用戶的按鍵觸發信號,生成控制所述智能車鎖關閉的所述閉鎖指令,以及接收所述提醒模塊發送的所述第一提醒信號和所述第二提醒信號,以根據所述第一提醒信號和所述第二提醒信號分別提醒所述用戶閉鎖成功和閉鎖失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車鎖,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一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終端設備包括第二無線通信模塊;
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用于接收所述終端設備通過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發送的所述閉鎖指令,以及將所述控制裝置生成的所述第一提醒信號和所述第二提醒信號通過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發送至所述終端設備。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車鎖,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傳動模塊包括電機、蝸輪和蝸桿;所述車鎖本體包括鎖舌和鎖舌出口;
所述電機,用于根據所述第一檢測信號帶動所述蝸輪沿第一開鎖方向旋轉,所述蝸輪沿所述第一開鎖方向旋轉時,帶動所述蝸桿沿第二開鎖方向旋轉,所述蝸桿沿所述第二開鎖方向旋轉時,帶動所述鎖舌退回至與所述開鎖狀態對應的所述鎖舌出口的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車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鎖檢測模塊包括第一微動開關;
所述第一微動開關,用于檢測所述鎖舌是否與第一觸點相接觸,若是,則確定所述車鎖本體處于所述開鎖狀態。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車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閉鎖檢測模塊包括第二微動開關;
所述第二微動開關,用于檢測所述鎖舌是否與第二觸點相接觸,若是,則確定所述車鎖本體處于所述閉鎖狀態。
9.一種用于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智能車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閉鎖執行模塊在接收到閉鎖指令時,控制所述機械傳動模塊驅動所述車鎖本體執行閉鎖動作;
所述閉鎖檢測模塊在執行閉鎖動作的預設時長后檢測所述車鎖本體是否處于閉鎖狀態,若否,則生成對應的第一檢測信號;
所述復位執行模塊根據所述第一檢測信號控制所述機械傳動模塊驅動所述車鎖本體復位至開鎖狀態。
10.智能單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單車包括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智能車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宏寶工具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宏寶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112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