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醫用水蛭高密度養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1087.8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41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五河縣茂源水蛭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1/40 | 分類號: | A01K61/40;A23K50/80;A23K20/163;A23K10/12;A23K10/18;A23K10/30;A23K10/37 |
| 代理公司: | 34129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顯鋒<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用 水蛭 高密度 養殖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蛭養殖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醫用水蛭高密度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建立生態養殖池放養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放養水蛭苗,水蛭放養后,每隔6?7天投喂一次人工飼料,水蛭長至45?50g時,進行收獲,本發明醫用水蛭養殖方法在幼蛭投放后,能在110?120天內即可收獲達到45?50g規格的水蛭,比常規水蛭飼養周期至少縮短了10天以上,所收獲達到商品規格的水蛭中含有豐富的水蛭素,且養殖成本較低,養殖期間水蛭病害發生率低于0.02‰。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蛭養殖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醫用水蛭高密度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水蛭俗稱螞蟥,又稱蛭,以脊椎動物或無脊椎動物的血液為生。有的或多或少是固定生活于一個動物的個體上,接近于體外寄生蟲;有的只是一時性的侵襲一下寄主,吸飽血液后掉下來;但也有屬于普通的掠食性或腐蝕性的。是一種具有多種要用功能的水生動物,如水蛭唾液中有一種水蛭素,可用于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能阻止纖維蛋白形成纖維納蛋白,從而抑制血栓形成,中國對醫蛭的利用更早,古籍上記載有把饑餓的螞蟥裝入竹筒,扣在洗凈的皮膚上,令其吸血,治赤白丹腫。不過更重要的是把螞蟥入藥,水蛭首載于中國《神農本草經》,后在《本草綱目》和《中國動物藥》等專著中均有收載,其中《本草綱目》對水蛭的藥理療效,使用方法,做了較全面記載。具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的匯總,主要用來治療跌打損傷,漏血不止以及產后血暈等癥。現在藥典上記載水蛭的功能是破血通經,消積散癥,消腫解毒等。螞蟥以干燥的全體入藥,體內含有水蛭素和蛋白質,有抗凝固、破瘀血的功效,主治血痊病、血管病、瘀血不通、無名腫毒、淋巴結核等癥。近年來,醫務工作者試驗用活水蛭與純蜂蜜加工制成外用藥水和注射液,治療角膜斑翳,老年白內障的觸發期和膨脹期,能使混濁體逐漸透明。蛭素還能緩解動脈的痙攣,降低血壓的黏著力,所以能顯著減輕高血壓的癥狀,也有人以水蛭配其它活血、解毒藥,用于治療腫瘤。目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國內外常見病、多發病,因此水蛭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水蛭高密度養殖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醫用水蛭高密度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生態養殖池建立:建設水泥養殖池,在池底鋪一層30-40cm厚的水塘淤泥,將馬鈴薯淀粉生產廢水稀釋至50倍,通入養殖池內,通入深度為60-70cm,在養殖池內放養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使養殖池內浮游生物密度達到10-20個/ml,浮游植物細胞平均密度達到120-150個/ml,30-35天后,向養殖池內通水至1.5-1.7m深;
(2)放養水蛭:放養水蛭苗,每平方米放養3800-4000條幼蛭,水蛭放養后,每隔20-25天,向養殖池內按5‰的比例添加一次馬鈴薯淀粉生產廢水;
(3)水蛭食飼管理:水蛭放養后,每隔6-7天投喂一次人工飼料,所述人工飼料由增腥豬血、豆粕、脫乙酰殼多糖為原料制作得到;
所述增腥豬血在制作時,將豬血滅菌后接種酵母,接種比例為2%,在0-12小時通風比為2-2.5,12-15小時通風比為0.1-0.13下培養15小時,得到增腥豬血;
向增腥豬血中加入豆粕至豆粕濕度在90-92%,按1-1.5%的重量比例向混合料中加入脫乙酰殼多糖,在80-90℃下攪拌50-60分鐘,經造粒、干燥后,得到人工飼料;
(4)水蛭長至45-50g時,進行收獲,每輪收獲結束,按步驟(1)生態養殖池建立方法重新建立養殖池。
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能夠實現高密度養殖醫用水蛭,幼蛭投放后,能在110-120天內即可收獲達到45-50g規格的水蛭,比常規水蛭飼養周期至少縮短了10天以上,所收獲達到商品規格的水蛭中含有豐富的水蛭素,且養殖成本較低,養殖期間水蛭病害發生率低于0.0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五河縣茂源水蛭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未經五河縣茂源水蛭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108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對蝦產卵孵化設備
- 下一篇:一種水蛭幼苗在收集池中的飼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