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酸性污水汽提氨氣的脫硫凈化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9118.6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22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5 |
| 發明(設計)人: | 楊金帥;崔國棟;胡文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迅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6 | 分類號: | B01D53/86;B01D53/48;B01D53/76;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416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酸性 污水 氨氣 脫硫 凈化 工藝 | ||
1.一種酸性污水汽提氨氣的脫硫凈化工藝,沿氨氣流向主要設備包括兩個可串并聯的催化氧化吸附脫硫凈化塔,脫硫凈化塔內設置能夠充分降溫和加熱脫硫劑床層的換熱管,脫硫凈化塔下部出口連接再生冷凝器,再生冷凝器底部具有可連續或間歇排出液態單質硫但不排出氣體的排硫口;
氨氣進入吸附脫硫凈化塔之前配入氧氣并充分混勻,氧氣的配入量略多于與硫化物反應生成單質硫所需O2的量,氨氣中的硫化物濃度在線測定;
吸附脫硫凈化塔裝填可熱再生的催化氧化吸附脫硫劑,操作溫度10-60℃,將氨氣所含少量有機硫、酚/醌類、氰類、烴類吸附,將所含極少量SO2與所含H2S反應轉化為單質硫并吸附,將其余的H2S氧化為單質硫并吸附在內孔中和顆粒間;處理后氨氣中H2S≤3ug/g,SO2≤3ug/g,有機硫≤3ug/g,基本不含酚/醌類、氰類、烴類;
脫硫凈化塔運轉至出口氨氣中的硫化物、酚/醌類、氰類、烴類之一超過規定值后,脫硫凈化塔切出進行熱再生吹除吸附沉積的單質硫、硫化物、酚/醌類、氰類、烴類;熱再生時排出的料、氣進入再生冷凝器,其中液硫及硫蒸氣冷凝為液態硫、固態硫回收,含有機硫、酚/醌類、氰類、烴、NH3、CO2的廢氣并入汽提塔塔頂富H2S氣管線,去硫磺回收裝置燃燒爐處理,或進火炬管線去燒掉排空;
所述脫硫凈化塔內采用垂直套管換熱結構;
所述具有垂直套管換熱結構的脫硫凈化塔,用溫度略低的冷卻水作為移熱介質,進水、排水及其向套管中的分布、從套管中的匯集,都設置在脫硫凈化塔頂部的進水室、排水室;套管向下延伸進入脫硫凈化劑床層,直至脫硫凈化劑床層的底部;所述垂直套管由內管和外管嵌套而成,內管、外管的上端口分別連接進水室、排水室,外管下端封口,內管下端延伸至外管下端并開口,內管水向下流,外管水向上流,內管、外管水、汽水的流向,通過冷卻水循環泵動力形成;
脫硫凈化塔的熱再生溫度250-300℃,并向脫硫凈化劑床層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進行連續吹掃;熱再生過程中,向進水室通入250-350℃的熱風、蒸汽或導熱油作為加熱介質;加熱介質從套管的內管由上而下,再從外管由下而上返回排水室;熱再生完成后進水室、排水室、套管移熱系統中通冷卻水降至40℃以下待用或投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污水汽提氨氣的脫硫凈化工藝,其特征在于,催化氧化吸附脫硫劑具有有機硫水解轉化脫除能力,且可通過熱再生基本恢復其性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污水汽提氨氣的脫硫凈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水冷套管深入脫硫凈化劑床層的高度0.5-10m,管間距0.05-0.10m,換熱面積5-30m2/m3脫硫凈化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污水汽提氨氣的脫硫凈化工藝,其特征在于,脫硫凈化劑床層的結構根據氨氣流向是軸向或徑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酸性污水汽提氨氣的脫硫凈化工藝,其特征在于,脫硫凈化劑床層為氨氣上進下出的軸向結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污水汽提氨氣的脫硫凈化工藝,其特征在于,脫硫凈化劑床層之下裝填惰性瓷球作為支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迅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迅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911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