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電機消聲器的消聲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47662.7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50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6 |
| 發明(設計)人: | 戴曉節;葉勝君;陳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道同動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1/08 | 分類號: | F01N1/08;F01N1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孫根 |
| 地址: | 40152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電機 消聲器 消聲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電機消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電機消聲器的消聲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發電機在各個領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其動力部件主要是汽油機和柴油機,因此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噪聲。為降低噪聲,排氣系統采用了常規的消聲器,消聲器內部豎向安裝的擋板阻擋聲波的傳播,同時允許氣流通過,其雖然具有一定的消聲作用,但是噪聲依然較大,特別是近年隨著轉速的提高,功率的增大,發電機工作時產生的噪音越來越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電機消聲器的消聲結構,結構簡單,能夠有效降低發電機工作時產生的噪聲。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發電機消聲器的消聲結構,包括進氣管、消聲管和排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聲管內設有一吸音腔,所述吸音腔的斷面呈橢圓形,其相對兩側與消聲管的內壁固定連接;在吸音腔內設有數塊吸音隔板,所述吸音隔板上開設有若干通氣孔,且相鄰兩吸音隔板上的通氣孔錯位分布;
所述進氣管的一端穿過消音管后伸入吸音腔內,并依次穿過各吸音隔板;所述排氣管與消聲管的另一端相連;
在吸音腔遠離排氣管的一端的端部設有若干出氣孔。
進一步地,在吸音腔與消聲管之間的間隙內也設有數塊吸音隔板,在該吸音隔板上也開設有若干通氣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通過吸音腔與吸音隔板的配合,能夠有效地將發電機工作時產生的噪音吸收,從而大大降低噪音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沿A—A向剖開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參見圖1、圖2,一種發電機消聲器的消聲結構,包括進氣管1、消聲管2和排氣管3。所述消聲管2內設有一吸音腔4,所述吸音腔4的斷面呈橢圓形,其相對兩側與消聲管2的內壁固定連接;具體實施時,吸音腔4靠近橢圓形兩端的部分與消聲管2固定連接,其兩側與消聲管2之間均具有間隙。在吸音腔4內設有數塊吸音隔板5,所述吸音隔板5上開設有若干通氣孔,且相鄰兩吸音隔板5上的通氣孔錯位分布。在吸音腔4與消聲管2之間的間隙內也設有數塊吸音隔板,在該吸音隔板上也開設有若干通氣孔。
所述進氣管1的一端穿過消音管后伸入吸音腔4內,并依次穿過各吸音隔板5;所述排氣管3與消聲管2的另一端相連。
在吸音腔4遠離排氣管3的一端的端部設有若干出氣孔。
工作過程中,發電機工作產生的熱氣經進氣管1進入吸音腔4內,由于進氣管1延伸至吸音腔4靠近排氣管3的一端,進入吸音腔4的熱氣反向穿過各吸音隔板5(上的通氣孔),最后經吸音腔4的出氣孔進入消聲管2內,然后再從吸音腔4兩側的間隙(及吸音隔板5)穿過后,經排氣管3排出。在整個過程中,有效降低了熱氣的通過速度,同時通過吸音隔板5進行吸音,從而大大降低了發電機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噪聲。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道同動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道同動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766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引擎的吹漏氣機構
- 下一篇:一種柴油機后處理主動再生顆粒物捕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