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纜接頭的測溫裝置及電纜接頭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46864.X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58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玉龍;王建新;張淑琴;劉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廊坊芳遠新合電氣有限公司;張玉龍 |
| 主分類號: | G01K11/26 | 分類號: | G01K11/26;H01R13/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楊立 |
| 地址: | 065300 河北省廊坊市大廠縣潮***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 接頭 測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設備中電纜接頭測溫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線無源接觸是對電力設備電纜接頭內部導體溫度進行實時監測的測溫裝置及包括該測溫裝置的電纜接頭。
背景技術
我國電力系統的配電行業的安全事故大多是由柜中連接點發熱引起的,因此,想規避和降低事故的發生,主要是要預先知道接點的溫度變化及溫度值,然而,現有的測溫方式,無論是有源有線的非接觸式還是無源有線的接觸式都存在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諸如受周邊環境及電磁場干擾、體積過大、易損易折、安裝復雜維護困難、不耐高溫絕緣性能差、高溫下容易產生誤報警、溫度值與實際溫度值相差比較大,更換電池、壽命短等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纜接頭的測溫裝置及電纜接頭。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纜接頭的測溫裝置,包括后堵蓋和測溫傳感裝置,所述后堵蓋的一端埋設有金屬嵌件,所述電纜接頭的接線端子與所述金屬嵌件固定相連,所述測溫傳感裝置壓接在所述接線端子和所述金屬嵌件之間;
所述測溫傳感裝置為SAW溫度傳感器或射頻識別傳感器或靠電場能取電的射頻傳感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通過測溫傳感裝置直接與電纜接頭內部發熱點接觸,能真實有效的反應電纜接頭內部電纜連接點的溫度。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金屬嵌件呈一端封堵的筒狀結構且沿所述后堵蓋的軸向布置,所述金屬嵌件的敞口端與外部連通,所述金屬嵌件的內側壁上設有螺紋結構,所述金屬嵌件內旋接有雙頭螺栓;所述接線端子固定在所述雙頭螺栓上,所述雙頭螺栓上旋接有螺母,所述測溫傳感裝置壓接在所述雙頭螺栓的螺母和所述金屬嵌件之間。
進一步,所述后堵蓋一端封堵的筒狀結構,所述金屬嵌件插接固定在所述后堵蓋的敞口端,所述后堵蓋敞口端的內環側設有一環形臺階,所述環形臺階與所述金屬嵌件的端部平齊;所述測溫傳感裝置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套接在所述雙頭螺栓上且其一端壓接在所述環形臺階和所述金屬嵌件上,其另一端與所述后堵蓋的敞口端平齊。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測溫傳感裝置壓接在所述環形臺階和金屬嵌件上,使整體的固定更加牢固;將測溫傳感裝置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與雙頭螺母連為一體,沒有增加現場施工的難度,而且更容易安裝鎖緊。
進一步,所述后堵蓋的外壁上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設有一圈周向布置的外沿。
進一步,所述后堵蓋呈一端封堵的筒狀結構,所述金屬嵌件插接固定在所述后堵蓋的敞口端,所述后堵蓋敞口端的內環側設有第一環形臺階,所述金屬嵌件高出所述第一環形臺階一部分且該部分的外環側設有第二環形臺階,所述第一環形臺階和第二環形臺階平齊,所述第一環形臺階和第二環形臺階形成一環形槽,所述測溫傳感裝置設置在所述環形槽中;所述測溫傳感裝置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套接在所述金屬嵌件高出所述第一環形臺階的一部分的外壁上。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測溫傳感裝置套接在金屬嵌件上,使得溫度傳遞更直接快速;將測溫傳感裝置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與金屬嵌件連為一體,沒有增加現場施工的難度,而且更容易安裝鎖緊。
進一步,所述測溫傳感裝置的外環側與所述后堵蓋內側壁之間留有間隙。
進一步,所述后堵蓋呈一端封堵的筒狀結構,所述金屬嵌件插接固定在所述后堵蓋的敞口端且與該敞口端平齊;所述測溫傳感裝置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套接在所述雙頭螺栓上且壓接在所述后堵蓋的敞口端。
一種電纜接頭,包括一端封堵的套管、接線端子和如上所述的測溫裝置,所述接線端子的一端與所述電纜相連,其另一端從所述套管的側壁插入套管內部且與所述金屬嵌件固定連接,所述接線端子與所述套管垂直固定連接;所述后堵蓋設有所述金屬嵌件的一端從所述套管的敞口端插入所述套管內。
進一步,還包括后護帽,所述后護帽套接在所述套管的敞口端且將該敞口端包覆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后堵蓋實施方式一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施例的后堵蓋實施方式一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施例的后堵蓋實施方式一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三;
圖4為本實施例的后堵蓋實施方式二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一;
圖5為本實施例的后堵蓋實施方式二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二;
圖6為本實施例的后堵蓋實施方式二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三;
圖7為本實施例的后堵蓋實施方式二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廊坊芳遠新合電氣有限公司;張玉龍,未經廊坊芳遠新合電氣有限公司;張玉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68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溫度提示裝置及終端
- 下一篇:超高壓電纜故障監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