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傳輸報文的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6036.6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343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931 | 分類號: | H04L12/931;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龍雙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范華英;毛威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輸 報文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傳輸報文的系統和方法,該系統包括:所述系統包括工作在用戶態下的開放虛擬交換模塊和連接模塊,所述開放虛擬交換模塊用于接收數據報文;所述開放虛擬交換模塊還用于向所述連接模塊發送所述數據報文;所述連接模塊用于存儲與所述數據報文的連接信息相關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是通過與所述數據報文的連接信息相關的控制報文的應用層信息得到的;所述連接模塊還用于接收所述開放虛擬交換模塊發送的所述數據報文,并根據存儲的所述第一信息確定所述數據報文的連接信息;所述連接模塊還用于將所述數據報文的連接信息發送給所述開放虛擬交換模塊,可以提高系統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通信領域中的傳輸報文的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網絡中按五元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協議號)標識一條有方向(從源到目的)的流。方向相反(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互反、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互反)的兩條流組成一條連接,網絡中的兩點通過連接進行通信。連接跟蹤(conntrack)模塊會記錄每一條連接的狀態,是防火墻的狀態監測的基礎。Linux內核中的conntrack模塊實現了連接跟蹤功能,記錄了所有連接的狀態,conntrack為每一個經過的報文查找對應的連接,并返回連接狀態。
應用層網關(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簡稱“ALG”)模塊是連接跟蹤的增強功能,Linux內核里ALG模塊實現了應用層網關的功能,conntrack和ALG共同實現了Linux內核中的連接跟蹤功能。開放虛擬交換模塊(Open Virtual Switch,簡稱“OVS”)和數據平面開發套件(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簡稱“DPDK”)運行在Linux用戶態,目前用戶態已經實現了conntrack功能,但是用戶態沒有實現ALG模塊的功能,現有技術中為了在用戶態實現ALG模塊的功能,OVS在用戶態收到報文,將報文發送到內核態,經過內核態的conntrack模塊和ALG模塊處理后,將報文的連接信息返回給用戶態的OVS,但是,報文需要經過兩次用戶態和內核態的切換,使得報文在用戶態和內核態報文之間的通信損耗較大,造成系統性能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傳輸報文的系統和方法,可以提高系統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報文的方法,應用于傳輸報文的系統,該系統包括開放虛擬交換模塊和連接模塊,該開放虛擬交換模塊和該連接模塊工作在用戶態下,該方法包括:該開放虛擬交換模塊接收數據報文;該開放虛擬交換模塊向該連接模塊發送該數據報文,該連接模塊保存有與該數據報文的連接信息的相關的第一信息,其中,該第一信息是通過與該數據報文的連接信息相關的控制報文的應用層信息得到的;該連接模塊接收該開放虛擬交換模塊發送的該數據報文,并根據保存的該第一信息確定該數據報文的連接信息;該連接模塊將該數據報文的連接信息發送給該開放虛擬交換模塊。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態下可以根據連接模塊保存的與數據報文的連接信息相關的第一信息確定數據報文的連接信息,不需要在內核態下的應用層網關模塊分析數據報文的連接信息,可以降低數據態與內核態之間的通信損耗,能夠提高系統性能。
可選地,第一信息可以是與控制報文的應用層信息相關的信息,例如,該第一信息可以是內核態下的應用層網關模塊解析控制報文的應用層信息得到的,并且應用層網關模塊將第一信息發送給連接模塊。
進一步地,連接模塊可以是現有技術中的conntrack模塊,開放虛擬交換模塊可以是現有技術中的OVS。
在某些實現方式中,該系統還包括應用層網關模塊,該應用層網關模塊工作在內核態下;在該連接模塊接收該開放虛擬交換模塊發送的該數據報文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應用層網關模塊根據該控制報文的應用層信息確定該第一信息;該應用層網關模塊向該連接模塊發送該第一信息;該連接模塊還接收該應用層網關模塊發送的該第一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60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