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茶樹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46026.2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5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江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渠縣金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C21/00;A01K67/033;C05G3/04;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瓊 |
| 地址: | 6352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樹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茶樹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有機茶是一種按照有機農業的方法進行生產加工的茶葉。在其生產過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化學食品添加劑等物質生產,并符合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LFOAM)標準,經有機(天然)食品頒證組織發給證書。有機茶葉是一種無污染、純天然的茶葉,有機茶也是我國第一個頒證出口的有機食品。
由于有機茶種植十分嚴格,投入成本很高,我國目前基地還不多,但是為了健康,提倡全生態技術種植有機茶是非常重要的。有機茶在自然的狀態生長,采用有機肥種植,內含成分如氨基酸、茶多酚等相比普通茶要高出很多,不僅滋味更醇,口感更香,而且營養更豐富。
發明內容
為了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茶樹的種植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茶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種植環境選擇:選擇酸性黃土壤或紅黃土壤,坡度為20°-30°;
(2)開墾整地:開墾整地,首先是清理地面的樹木、灌木和石頭,根據茶園的規劃布局,保留茶園周圍的松樹和茶園中間的部分松樹,坡地主干道設為S型,基地內溝渠相通,四周開排水溝,并在基地四周架設長為30-55米,寬為5-10米的大棚,并在大棚內設置噴滴灌設備;
第二是清除樹根、雜草根;墾殖深度在50厘米以上,對多年生的雜草宿根和藤類根系一定要清除干凈;
第三是根據種植地的土質情況,用石灰、硫酸鋁、硫酸亞鐵或帶酸性、堿性的有機肥對土壤酸堿度進行調整,使pH值為5.5至6.8;
(3)耕作、理墑:深翻30-70cm;墑寬包溝2.0m,溝寬40cm,溝深25cm-30cm;并開穴;
(4)茶苗種植:取茶苗按照行距1~1.8米,株距0.25~0.5米,每穴二株的間隔進行種植;
(5)土壤覆蓋:把收割下來的各種山草先在曬谷場鋪成28~32厘米厚的草坪,用耙子敲打山草,使山草上的種子脫落;在春茶后梅雨前的期間,將山草鋪于茶苗下的土壤,鋪草時厚度為8~12厘米,鋪草后不露土;
(6)耕作松土:對茶苗下的土壤進行松土,第1次要在春茶結束后進行;夏秋茶期間再進行2~3次,松土深度以10~25厘米為宜;
(7)行間飼養蚯蚓:在茶園行間開一條寬30~40厘米,深30厘米的放養溝,溝里鋪放堆漚肥、茶樹枯枝落葉、稻草等物,加上表土拌和均勻,取蚯蚓分撒到放養溝中,然后蓋上松土,澆水,讓蚯蚓自然生長、繁衍;
(8)施肥:在茶樹根部20-40厘米范圍內施用生態能量肥,視植株大小而定每畝約60-80kg,翻動茶樹根部的土壤使生態能量肥埋于土下,澆水加濕,在茶樹根部澆灌1.5%濃度的EM微生物菌群;
所述生態能量肥是用遠紅外能量處理培育的多種EM群菌發酵過,其N/P/K比例為3∶18∶12,它還含有各種茶葉所需的微量元素;
(9)溫濕度控制:冬春干旱季節,每隔8-12天啟動噴滴灌設備,使空氣濕度控制在65%-89%;幼苗移栽后至定植成活之前控制大棚內溫度為20-28℃,定植成活后至植株封行前溫度控制在31-32℃;夏季和秋初用遮光率為65%-75%遮陽網覆蓋;
(10)澆水:當茶樹需要澆水時,通過先前鋪設好的噴淋管用井水或高山泉水進行澆灌;
(11)病蟲害的控制:防病蟲害以安置的滅蟲燈和放置的害蟲粘板為主,人工捕捉為輔;冬季將干燥的松針鋪在茶樹根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渠縣金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渠縣金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602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