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熱壓印技術制備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4533.2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071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潘長江;龔韜;劉恒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邁德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27/56 | 分類號: | A61L27/56;A61L27/50;A61L27/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艷麗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壓印 技術 制備 多孔 生物 支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熱壓印技術制備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包括:提供基板,通過壓印技術制備具有網格狀微溝槽結構的PDMS模板;采用熱壓印方法,將具生物降解性的聚合物材料加熱熔融后澆注在PDMS模板的網格狀微溝槽中,在模板澆注有熔融聚合物材料的表面覆蓋表面平整光滑的PDMS板,進行擠壓處理,擠出模板和PDMS板之間多余的聚合物材料,移除PDMS板,形成網格狀的聚合物微圖案;在模板具有聚合物微圖案的表面澆注PVA溶液,經干燥處理形成與聚合物微圖案粘連的PVA膜,將粘連有聚合物微圖案的PVA膜從模板上剝離,再將PVA膜溶解,得到單層網格狀的聚合物微圖案;將單層網格狀的聚合物微圖案進行卷曲或折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的成型設計以及材料的圖案化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熱壓印技術制備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
背景技術
組織工程的核心就是建立細胞與生物材料的三維空間復合體,即具有生命力的活體組織,用以對病損組織進行形態、結構和功能的重建并達到永久性替代。理想的骨組織工程支架必須具備骨誘導性能,即其可以在支架表面或孔里面使骨細胞粘附、增殖、形成細胞外基質。
現有的多孔支架的制備方式比較多,可以制備不同孔徑大小、孔徑形態、孔徑分布、以及排列有序的多孔聚合物,而多孔支架的應用,主要由多孔聚合物的結構特征和組成的材料性質決。目前高分子聚合物類多孔支架主要的制備方法有:粒子浙濾法、冷凍干燥法、發泡法、靜電紡絲法和3D打印技術。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3D打印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目前己經能夠在單層厚度上實現較小的精細分辨率。掃描三維重建和打印技術在醫學領域,尤其在整形外科和口腔科學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對于組織工程支架來說,各個組織的組織修復中,細胞所需要的基質環境是不一樣的,比如骨細胞需要的是孔徑比較大的支架,而血管組織中,平滑肌細胞以及內皮需要的是孔徑比較小的支架,孔徑大小要求小于100微米。但目前最先進的3D打印設備精度是難于達到這個精度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熱壓印技術制備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旨在解決現有3D打印技術制備的生物支架,精度相對較低,難以滿足細胞進行組織修復時的基質環境要求、特別是小孔徑的生物支架要求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基于熱壓印技術制備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基板,通過壓印技術制備具有網格狀微溝槽結構的PDMS模板;
采用熱壓印方法,將具生物降解性的聚合物材料加熱熔融后澆注在所述PDMS模板的網格狀微溝槽中,在所述模板澆注有熔融聚合物材料的表面覆蓋表面平整光滑的PDMS板,進行擠壓處理,擠出所述模板和所述PDMS板之間多余的聚合物材料,冷卻后移除所述PDMS板,形成網格狀的聚合物微圖案;
在所述模板具有聚合物微圖案的表面澆注PVA溶液,經干燥處理形成與所述聚合物微圖案粘連的PVA膜,將粘連有聚合物微圖案的所述PVA膜從所述模板上剝離,再將所述PVA膜溶解,得到單層網格狀的聚合物微圖案;
將所述單層網格狀的聚合物微圖案進行卷曲或折疊,得到三維多孔生物支架。
本發明提供的基于熱壓印技術制備3D多孔生物支架的方法,采用改良后的壓印技術制備網格狀微溝槽結構,可以得到圖案精細的網格狀微溝槽結構,進而得到高精度的三維多孔生物支架,使所述三維多孔生物支架的最小線寬可達到10μm;同時,構建出來的圖案具有多樣性、復雜性的特點,能夠作為組織工程支架適用于各類組織,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選擇性。本發明基于熱壓印技術制備的3D多孔生物支架在血管組織工程,骨組織工程及軟骨組織工程等領域有著較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基于熱壓印技術制備3D多孔生物支架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邁德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邁德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45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